您所在的位置:首页>新闻中心>通知公告

离开教室,你要去哪儿

2019-10-17摘自青海人民出版社社办期刊《紫》(2019年10月号)原文地址

离开教室,你要去哪儿

文/汪星宇

知乎上曾经有个悲伤的故事。

10 多年前,一个从乡村考到北京的大学生,在一次企业赞助的免费画展中,第一次来到中国美术馆。当她对记者说这是自己第一次来到这样的国家美术馆时,却遭到了记者的质疑。中国美术馆的门票才十几块钱,用着上千元手机的大学生是不是过于“卖惨”了。

记者甚至发了一篇文章抨击这位大学生的言行。这位大学生感到绝望而委屈,她从没想过原来美术馆门票竟然这么便宜,总感觉那些高大上的艺术生活离她太遥远,所以她从没想过要接触。她后来明白,过去的贫穷给她留下的烙印,包括对“富人活动”的恐惧,包括对相关信息的不关注,她陷入了所谓“信息的贫穷”。

实际上,这样的事情也会发生在我们每个人身上。陷入“信息的贫穷”也罢,太过懒惰也罢,出于各种原因,很多同学难免会对生活中的各种资源视而不见,甚至因害怕而逃避,总以先处理好眼前的任务为借口,将很多原本更有趣、更合适自己的机会生生放过。假若如此,他们必然无法更好地规划自己的人生。就像哈佛教授塞德希尔·穆来纳森在《稀缺》一书中所说 :“今天的稀缺,将造成明天更大的稀缺。当我们为了解决眼下的难题而极度专注时,就无法有效地规划未来。”

上中学的时候人人都觉得念书辛苦,教科书上的内容翻来覆去地看,各种难题层出不穷,每一天都格外煎熬。爸爸妈妈却还总在耳边唠叨 :要去北京、上海之类的大城市,要努力考上重点大学。可究竟为什么要到大城市上重点大学,很多同学都模模糊糊,只是盲目遵从而已。

原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先生曾说,大学之大,非大楼之大,乃大师之大。我非常赞同。到大城市上重点大学为什么重要,因为它们能为同学们提供更大的平台,更多的优质资源。努力考上大城市的重点大学不是为了虚无缥缈的名声,而是为了让你在未来 4 年,甚至几十年中有机会接触到更能理解和鼓励你的师长,以及志同道合的朋友,让身处迷茫中的你,能够对未来有清晰的认知和定位。

如果说中学生活是一个巨大的抓娃娃机,所有的知识内容都有人帮你锁在一个巨大的透明箱子里,而你只需不断练习如何抓起它们的话,那么大学生活,更像是一个巨大的游乐场,校园能提供给你的资源多到让你眼花缭乱。但热门的项目总要排队,如何在有限的时间中在这样的场地里玩到尽兴,没有一定的技巧,难免“身在福中不知福”。

进入复旦后,我非常喜欢参加各种类型的讲座和活动,这是我在大学这个巨大的游乐场里悠然自得的起点。只要有空闲时间,能被搜索到的讲座和活动我从不错过。

不同地方的讲座和活动风格差别很大。校园论坛上发布的讲座,请来的多是学术巨擘,那些你通常在教科书上看到的大师,会就某个学术主题和同学们进行交流。对于刚进入大学,对学术道路好奇又迷茫的同学来说,先接触做学术的师长们的生活,能对学术研究本身有一个更感性的认识。而且在这种学术讲座上,说不定就会遇到让你脑洞大开的话题,并认识未来的导师和志同道合的朋友。

常听“学霸”们说,有时决定他们未来方向的,就是某场讲座上突然获得的灵感。我有一个在北大学习政治经济文化综合项目的朋友,他一直特别喜爱小动物,就是在一场关于“保护生物学”的讲座上,他遇到了将毕生精力投入野生动物保护的导师。之后,我这位朋友直接放弃了到牛津大学、哥伦比亚大学等诸多海外名校读研究生的机会,毅然投身到青海三江源生态保护的第一线。

将文章收藏起来。可却鲜有人继续下一步——寻找书籍,开始进行真正的阅读。

曾经我就收藏了很多这样的书单文,手机里、笔记本里到处都是。

但后来我发现一点儿用都没有,我仍然是一边感慨知识的匮乏,又一边到处搜罗各种书单,看见这样的推荐文章就习惯性地点击收藏。

并不是说别人推荐的书本没用,而是我根本就没有去付诸行动。或者说,我一直想通过书本拓展我的知识面,提高我的思想境界,但我却又总是习惯于在安逸中逃避。只有在某种特定环境里感受到自己知识的贫瘠时,才会想起书籍的重要性。

而收藏书单则已经成了一种看似目的性极强,实际却已经没有任何意义的习惯。更深层次点儿来说,这已经成了一种掩藏自身行动力缺乏、麻痹自我的欺骗手段。

在国外,很多名校毕业生常说的一句话是,读大学就是听一场接一场的讲座,参加一场接一场的活动。如果你读了大学却没听过大学里的讲座,没参加过丰富多彩的活动,那简直是求学生涯中的一大败笔。国外名校的学生们对各类讲座和活动的追捧甚至要远远超过课堂本身。比如在牛津,几乎每天都有若干场讲座在不同的场所举行,除了诺贝尔奖获得者这样举足轻重的嘉宾之外,身为普通同学,只要你有独特的想法,同样能够登上讲坛。对于讲座和各类活动这样优质资源的充分利用,是国外高校与国内高校的一个明显区别。

另外,从复旦毕业到纽约大学,我还意识到中西方教育中一个非常大的差异。美国老师和学生都对于前沿信息和研究无比敏锐,而中国高校似乎更多地侧重“经典”教育。

在纽约大学,每次上课前,教授都要问一下最近世界上发生了什么。每位同学都要说一些这周内发生的自己觉得最有意义的新闻,大家简单进行一番讨论后,教授才会再切入课程主题。理论与实践的激烈碰撞,让每位同学都更愿意投入情绪,试图施展一点儿自己的才华,指点一下江山。在纽约,我们国际关系的专业课程相比国内更加实践化,我们会学习怎样参加竞选,怎样帮助他人竞选,会反复练习如何写演讲稿,并一遍遍磨炼自己的演讲能力。学校会通过全方位的锻炼让你成为一个能随时派上用场的政治学人。

国外非常流行“早餐会”,在早餐时间里,他们会举行简单的新书发布会或小型交流会。各种作者、学者都会带着自己的最新成果,和感兴趣的朋友们一边吃早餐一边交流。这样轻松的氛围使得那些平常让人觉得晦涩难懂的话题都变得温和起来。

我曾经参加过以色列著名学者尤瓦尔·赫拉利的《未来简史》一书的早餐推介会。这位凭借《人类简史》这门网络公开课掀起过一阵人类史研究热潮的学者,曾是全球最受欢迎的教授之一。在电脑屏幕前,来自世界各地的学生们能够随他一起参与同一场讨论,而且能倾听彼此的观点,相互理解,这在历史上是少有的。

到场参加他早餐推介会的,多是头发花白的教授和学者。作为在场最年轻的学生,我刚开始和大家坐在一张桌子上聊天,难免有些紧张,但宽松的氛围很快让我放松下来。年长的学者们并没有忽视稚嫩的我,大家从《人类简史》谈到《未来简史》,每个人独特的观点都会被尊重。和而不同的意见在早餐会中涓涓汇成溪流,让我受益匪浅。

其实,无论是分享前沿资讯的早餐会,还是五花八门的讲座和活动,它们都是学校和社会提供给我们的丰富资源。我们平时无论如何都要主动去探索和利用这些资源,比别人多掌握一点儿信息,就多了一次成长的机会。

资源的有限性和精力的有限性,让我们在生活中难免慌慌张张忙个不停,谁都有像小蚂蚁一样埋头苦干疲于应付的时候,但请不要忘记野餐时的心情呀。

摘自青海人民出版社社办期刊《紫》(2019年10月号)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