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新闻中心>通知公告

非遗|塔尔寺艺术三绝—— 壁画(一)

2019-01-10原文地址

壁画的历史沿革

文/冶存荣

我们的老祖宗,在远古洪荒年代,把自己尊崇的形象,心中不解的疑惑,用图画的形式绘制在山崖上、石头上,来寄托自己的情感。最初也许只是一种心理感应,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形象逐渐演变成顶礼膜拜的神灵,并且被宗教所吸收利用。久而久之,神灵们被规范了,绘画手法和程序日臻完善,画面更为复杂,成为日后宗教色彩浓厚的壁画。

壁画,是墙壁上的艺术,即人们直接画在墙面上的画,作为建筑物的附属部分,它的装饰和美化功能使它成为环境艺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壁画是人类历史上最早的绘画形式之一,原始社会人类在洞壁上刻画各种图形,以记录事实,表达情感,是最早的壁画。伴随着宗教的诞生,大量寺庙道观的修建,催发了壁画的兴盛。同时,壁画加大了宗教的宣传力度,给信徒们创造了一个神秘的宗教环境,壁画同时也在民间流行,为美化环境和民俗礼仪服务,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青藏地区自有寺庙就有了壁画装饰。松赞干布时期的布达拉宫、大昭寺、小昭寺的墙壁上,都有当时绘画的遗迹;赤松德赞时期的桑耶寺,壁画更是完整而数量庞大;古格建筑遗址的白庙、红庙内,凡是有墙有顶的部位全部绘满壁画;托林寺的壁画遗存时至今日仍然清晰可见。最初的壁画艺人很多来自中原汉地,也有从尼泊尔、印度远道而来的,克什米尔、于阗地区来的也有,这些来自不同地域的绘画风格,对青藏地区的壁画发展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青海地区的壁画源自北魏时期,最早出现壁画的地方在西宁市北面的土楼观。据《西宁府新志》记载,北魏孝明帝时,“佛教盛行于鄯州,曾作佛龛于土楼山断岩之间,藻井绘画,雕墙故壁存焉。”唐代,青海出现壁画的地方在玉树勒巴沟,有一处山崖上,刻画有一幅《文成公主礼佛图》,这是吐蕃早期的石刻,这幅壁画对青海绘画史产生了重要的影响,特别是在唐卡、壁画中,始终是遵循释迦牟尼、松赞干布、文成公主形象的模本。宋代,青海藏族地区新建了不少藏传佛教寺院和僧侣禅修的静房,特别是在河湟地区出现了藏族中世纪史上规模宏大的寺院,如互助县的白马寺,化隆县的丹斗寺,玉树县的当卡寺和禅古寺,囊谦县的乜也寺等,这些寺院的修建,推动了壁画的发展,因为在那个年代,布面绘制的唐卡非常少见,墙面壁画就成为盛极一时的主要绘画形式。

元代,在藏历金猪年(1011 年),印度佛学大师班钦·弥底迦纳到玉树藏娘地区弘法期间,向当地群众传授唐卡的绘制技艺。班钦·弥底迦纳是精通十明的大学者,特别是对工巧明的掌握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他向弟子传授佛教的同时,也把泥塑、陶器、建筑、语法以及佛家庙塔的结构形式一一传教,还亲手制作了许多传世之作。自此,在玉树地区新建寺院中出现了大量壁画,部分壁画至今仍保存完好。

明代以来是藏传佛教格鲁派统领的时期。格鲁派是宗喀巴大师创立于明永乐年间,是藏传佛教中最后创立的影响最大的一个教派。宗喀巴,法名罗桑智华,元至正十七年(1357 年)农历十月二十五诞生于青海宗喀地方(今塔尔寺所在地),他自幼入寺,16 岁到西藏学法,后成为格鲁派领袖。塔尔寺初建于明洪武十二年(1379年),至明嘉靖三十九年(1560 年)寺院初具规模。塔尔寺大小金瓦殿、大经堂、弥勒佛殿、文殊菩萨殿、达赖遍知殿、祈寿殿、三大学院经堂、大拉让吉祥新宫以及一些活佛的府邸等的回廊、墙壁、大门过道等处皆布置大幅精美的壁画。壁画以多姿的形象、丰富艳丽的色彩、高超的画技、别具一格的画面而著称于世,被誉为塔尔寺“艺术三绝”之一。

清军于1644 年入关后,西藏格鲁派与清王朝建立密切关系,往返使者络绎不绝,顺治九年(1652 年),第五世达赖喇嘛进京晋见顺治皇帝,受封为“西天大善自在佛所领天下释教普通瓦赤喇怛达赖喇嘛”,被尊为西藏佛教领袖,以中央政府的名义确定了达赖在宗教上的地位。自此,格鲁派跃居西藏佛教的统治地位,青海地区的格鲁派随之进一步传播,迅速发展壮大到极盛时期。宗教的繁荣主要体现在寺院的建设方面,塔尔寺在明朝绘制内墙壁画的基础上,增加了外墙壁画,如大经堂、文殊菩萨殿、大小金瓦殿、三大学院等的外墙都绘制以“四大金刚”“六道轮回”为主题的壁画。塔尔寺各活佛府邸门道两侧也绘制壁画,常见的有“财神牵象”“蒙人驭虎”“和气四瑞”“长寿六种”等。僧舍的板壁墙上,常请一些汉族画家绘制山水风景、历史人物题材的板面壁画。关于塔尔寺在清代的壁画绘制情况,《塔尔寺志》有记载,清顺治初年,“修建殿堂和绘画壁画等而做了广大的开光法事”;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 年),“重新修建著称的三世达赖琐郎嘉措坐过的土台座上座房壁画等”。这一时期塔尔寺著名画师有拉若·饶江巴·罗桑称勒(1827 年,印经院画师)、若巴桑波(1884 年)、达察杰仲仁波伽·昂旺衮却尼玛、章嘉罗桑登比降称、思纳等,他们为塔尔寺绘制了大量壁画和唐卡。

1940 年,现代著名画家张大千先生来到青海,用较长时间在塔尔寺观摩学习酥油花、壁画、唐卡,十分欣赏藏族文化艺术,赞叹塔尔寺艺僧的聪明才智,临行时聘请夏吾才让、昂吉、多杰先、三智、多杰仁钦等五位年轻艺僧,一同前往甘肃敦煌学习临摹壁画。张大千对于聪颖好学的藏族艺徒,教授严厉,呵护备至,夏吾才让等在老师身边茅塞顿开,如鱼得水,虽远离尘世,孤居荒凉冷寂的千佛洞,居住简陋,吃食粗粝,但他们意志坚强,勤学苦练。他们在张大千先生的指导下,逐个给洞窟整理编号,用极少的财力,购买纸张颜料,挑起小小油灯,夜以继日,逐幅悉心临摹,很快悟出了魏唐画风、吴道子流派的铁线功夫神韵,为今后的绘画道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著名画家张大千先生

20 世纪80 年代至90 年代,是青海藏传佛教恢复发展时期,塔尔寺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投入巨资,进行了大规模的维修,其中壁画就是重头戏。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夏吾才让自1980 年以后的10 多年间,在塔尔寺绘制壁画,留下了不少带有敦煌壁画风格的精美作品。热贡青年画师扎西尖措于1991 年至2001 年在塔尔寺绘制壁画,当时正值塔尔寺维修,一部分壁画要修复如旧,扎西尖措和他的艺兄、艺徒先后在大金瓦殿、小金瓦殿、班禅行宫、藏经楼等处修复和新绘壁画58 幅。塔尔寺艺僧、壁画画师印巴尖措也加入绘制壁画的行列,他曾绘制塔尔寺释迦殿四周“释迦牟尼十二生平”壁画,以及活佛府邸的壁画。经过几代艺人的努力,塔尔寺壁画才有了今日的规模。

摘自《塔尔寺艺术三绝》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