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新闻中心>通知公告

高台溯源

2020-05-28摘自《大美青海非遗记录丛书 》之《高台》原文地址

高台溯源

文/郭成良

在社火中比高跷更高、更玄妙、更具有观赏价值的要数高台表演。高台,各地名称各异,有高台、高抬、抬搁、飘色、芯子、彩擎、亭子、扎故事等各种称谓。其实形制大同小异,基本以高空绑扎小孩装扮人物为造型,以经典小说、传统戏剧、神话故事等为主要内容,以沿街巡游为主要形式,融戏剧、故事、装饰、绘画、剪纸、数学、舞蹈、音乐、物理学为一体的综合性高空造型艺术。神奇美妙,观之赏心悦目,思之回味无穷,让人叹为观止。

高台的历史非常悠久,那究竟源于何时呢?又是在什么地方生根发芽的呢?由于源于民间,有关高台的记载非常少见,因此人们对高台的渊源及发展情况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改革开放后,随着人们对传统技艺的逐渐重视,高台这一古老展演艺术重新迎来了发展的春天,一些文化学者也开始关注高台的源流问题,并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认为高台这种艺术形式的雏形可追溯到两千多年前,先是对原始图腾、神灵的崇拜,发展到元末明初,高台基本形成一定的格局,那就是把装扮成各路神灵或崇拜的偶像化身用木杆或铁杆固定在一个平台上面,由人力抬着巡游街巷,成为让人们仰视的一种艺术形式。

翻阅浩瀚的典籍野史,在《国语》《武林旧事》《梦粱录》《陶庵梦忆》等文献中还是可以找到描述高台的只言片语。《国语·晋语四》载“侏儒扶卢”,韦昭注释为“扶,缘也。卢,矛戟之柲。缘之以为戏”。这里已经有高台的影子。

汉代“百戏”中的高杆技艺“寻橦”,直接孕育了高台的雏形。唐宋时期是高台艺术的发展阶段。唐代国力强盛,文化繁荣,思想活跃,老百姓的文化娱乐活动丰富多彩。至宋代,民间流行“高台社火”,以巡游的方式表演民间歌舞和杂技,后来演化出用人物造型来表现主题的艺术形式,这是高台的前身。南宋周密所撰的笔记类文献《武林旧事》中这样记载高台:“有以木床铁擎为仙佛鬼神之类,驾空飞动,谓之抬阁。”抬阁即高台,从“木床”(木质台柜)、“铁”(铁芯、铁杆)、“擎”(支撑)、“仙佛鬼神”(扮演的人物角色)等信息可以看出南宋时高台的基本模样,与我们现在看到的高台如出一辙,只是以祭祀朝拜为主要功用的高台,逐渐演变为以娱乐为主的群众性游艺活动。

多巴高台《哪吒闹海》

明代刘侗、于奕正《帝京景物略》载:“又夸儇者,为台阁。铁杆数丈,曲折成势,饰楼阁崖水云烟形,层置四五我婴,扮如剧演。其法:环铁约儿腰,平承儿尻,衣彩饰其外,杆暗从衣物错乱中传。下所见云梢烟缕处,空坐一儿,或儿跨像马,蹬空飘飘。道旁动色危叹,而儿坐实无少苦。人复长杆掇饼饵频频咦之。路远,日风暄拂,儿则熟眠。”详细地记载了高台表演从铁杆(铁芯子)的高低,婴孩绑扎的数量、绑扎的方法,到悬浮在高空的状态,再到小演员吃食物、打瞌睡等细节处详尽地描述了高台艺术的状貌,是非常珍贵的资料。到清代时高台空前鼎盛,遍及全国各地,江南地区尤为突出。清代高台演出的盛况,从同治七年(1868)《双玉燕传》弹词中可窥视其规模:

二十四架台阁接得长,

喧天锣鼓奏笙篁,

扮的是全本《和番记》,

尽是儿童妆扮貌轩昂……

民间关于高台的渊源众说纷纭,各地有各地的传说,主要有神灵祭拜说、“行像”说、“抬歌”说、“晒孩儿”说、劳动生活娱乐说、传入说等几种。

由于以前自然灾害频发,人们对许许多多的自然现象不甚了解,对一些发生在身边的灾难不知所措,认为是“上天”或“神灵”的意愿,于是遵从、讨好、崇拜神灵,以求护佑。先是寻找一种能够代表神灵的物体,赋予神性,顶礼膜拜。后来寻找一种能接通神灵的中间力量,通过这种中间力量来接通神灵,便产生了“阴阳”“法拉”等专业司神的职业,在这些“神职”人员的演绎下,一批批神祇产生了,这些“神祇”被供奉在高高的神龛或寺庙里,享受人间香火,接受平民百姓的祭拜。而在某种时刻,因为某种需求,一般要将神像或代表神灵的物件请出来,供奉在更加开阔的地方,接受更多人的祈祷,甚至举行巡游活动,目的是使神物到各处驱邪除疫,禳灾避祸,给更多的人们带来吉祥福气。同时,通过巡游活动,表达人们欢乐喜庆的心情。在车子这种交通、承载工具还没有普及之时,移动稍大的物体必须要肩扛手抬,且需要制作简单的框架或台面,把供奉物安置在上面,由2 ~ 4 人或更多人共同用力,抬着神灵巡游。

代表神灵巡游的物体大致有三类:第一类是神像,用泥、木等雕塑成类似人的形象代表神灵;第二类是神物,就是代表神灵的某种物件,如神灵牌位或其他赋予神性的物件,以及传说中神灵使用过的某种兵器、法器等;第三类是人扮的神像,踩高跷和高台就属于这一类。中国的扮神活动,在发展过程中逐渐被世俗化了,带有更多的表演成分。但在一些地区,这些活动仍保留着“神”的痕迹。“装了身子”之后,他已经进入了角色,不能胡言乱语,要保持一定的“神格”。这与原始巫术中的降神活动或神祇附身相类似。

千户营高台《四大美女》

传说很早以前,玉皇大帝听信谗言,说蒲州城里的老百姓不安分守己,偷盗抢劫、杀人放火、虐待老人,触犯了“天条”,玉帝下旨让哪吒带领司火神等一行人,下界调查核实,如果情况属实,在正月十五夜里趁人们睡觉时火化蒲州城。

正月初十,司火神来到蒲州城暗访,恰巧看到的都是一些坏人,他们杀人越货、假公济私、贪赃枉法、制造冤案,司火神非常气愤,准备上天禀报实情。他走了一整天,又累又渴,想到人家里讨一碗水喝,又怕人在水里投毒,坐在树荫下休息,看到从城门外过来一个年轻妇人,肩挑一担清水,司火神口渴难熬,想到妇人刚挑来的水,应该是安全的,就向妇人讨要水喝。那妇人看了看这个白须白发的老者,放下担子,拿起木勺要从前边的桶里舀水,司火神多了个心眼,就说我要喝后面木桶里的水。妇人说,后面桶里的水不能喝。司火神说为什么,不是一样的水吗?我就要喝后面桶里的甜水。妇人说,后面桶里的水真的不能给你喝。司火神感到很蹊跷,疑惑地看着妇人。过了半天,那妇人说,实话对您说吧,我们这里吃水非常困难,水很珍贵,前面那桶水是我在城外攀岩爬崖,从石泉里接来的,是专为我家老公公喝的,是甜水。后面桶里的水是一条碱水沟里打来的,是我和丈夫喝的,又咸又涩不好喝,我看您年岁已高,故而让您喝前面桶里的甜水。

司火神恍然大悟,说道,我明白了。司火神喝了前面木桶的水后,精神倍增,辞别妇人,化作一阵清风不见了。

随后将此事报告了三太子哪吒,哪吒知道世上还是好人多,心生怜悯,就转告司火神告诉老妇人:“正月十五晚上,你们全家不要出远门,月亮刚升上来时,就在你们家里挂起花灯,门前燃起几堆火,可保你们全家安全。”

正月十五晚上,那妇人和丈夫早早在自家门前堆起了柴草,并把这一消息悄悄传递给了一些好人家。待月亮升起时,妇人点燃了火堆,随后蒲州城的四面八方都有火光亮起来,原来妇人的消息早已一传十、十传百地传开了,家家户户都在门前燃起了柴火。这时哪吒带领司火神等奔赴蒲州城上空,意欲作法降火,只见蒲州城内火光冲天,一片火海,司火神匆匆喷出几条火舌,收了法宝,上天复命去了。

次日天刚亮,蒲州城的大街小巷留下了一堆堆柴火的灰烬,却有几户平时作恶多端的恶人家被无名大火焚烧为一片废墟。人们很快知道了这件事的原委,都感悟到干坏事是没有好下场的,一些侥幸逃脱惩戒的恶人听后胆战心惊,从此改邪归正,再也不做为非作歹的事情了。

老百姓为了感念哪吒,便于每年农历正月十五晚上挂花灯、放焰火、跳冒火,用小孩扮演哪吒等“神祇”,高高抬起,演起了高台。

甘肃省皋兰地区流行的铁芯子中,也可以看出高台神灵崇拜说的发展脉络。人们为表达一年里五谷丰登、六畜兴旺的喜悦之情,为感念先祖神灵的护佑和降福之恩,人们拜神祭祖,用面团捏成猪、羊、牛、鸡和各种人物造型,供奉于八仙桌上,焚香化表,顶礼膜拜。为了满足更多人的观瞻愿望,每年正月闹社火时将八仙桌与供品抬起来沿街游行,观者如潮。至清代末年,用面捏出的人物被七八岁孩童扮成的各种历史人物或戏剧人物所替代,这种由静变动、由“死”变“活”的形式,令人耳目一新。为让更多、更远的人们看清楚,人们想出办法,用铁器打造骨架为芯,固定在八仙桌上,桌上摆放献食供品为装饰物,桌底下坠以石头等重物为平衡物,制成铁芯子架,周围用彩色绸布装饰掩盖,并与铁骨架连为一体,分层有序地将戏剧人物造型的孩童固定在铁芯顶端,而裸露出的固定物则用彩带、花草及其他道具巧妙遮掩,给人以玄妙之感。表演时数名青壮年将桌子抬起,锣鼓在前开道,前呼后拥游行街市,热闹非凡,这就是皋兰铁芯子的雏形阶段。

“行像”为佛教用语,就是用宝马载着佛像巡行于城市街衢的一种宗教仪式。如每年藏传佛教格鲁派圣地塔尔寺六月大法会有“转金佛”佛事活动。用“行像”说解释高台现象,其功能主要为“娱神”,只是高台艺术发展到后来,“娱神”成分逐渐减退,“娱人”成分逐渐增多,并以除恶扬善、褒扬正义的戏剧故事为多。

在我们的生活中,一些超自然的力量或现象会引起人们的关注,甚至膜拜。历史上,一些名人由于某种机缘会在历史上留下惊世骇俗的一笔,久久不会忘记,甚至形成一种习俗,为人们传颂,如高台起源的“抬歌说”。

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时期,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传说曾促成了河南省安阳地区高台的产生。那时候,安阳一带有一个地方人称为“干戈沟”,一度金戈铁马、狼烟四起,群雄逐鹿、战乱频繁。相传有一年,孔子周游列国途经此地,看到由于连年战争,土地荒芜,人们饥寒交迫,遂心生怜悯,想改变一下这个地方。孔子知道要想从根本上解除他们的疾苦,必须阻止战争,施行仁政。于是孔子携弟子小住几日,向该地村民宣讲“仁、义、礼、智、信”,讲人际和谐,他深感“干戈沟”地名不雅,就以老家曲阜之“曲”代替“干戈”,将其更名为“曲沟”,希望曲沟能远离战争,并与故乡曲阜结缘。孔子临行时,村民们击鼓相送,并选择善歌的孩童,由众人抬在桌上,边行边歌,起初之意是让远去的孔子回头仍能望到高桌上的歌者。后来,村民们在喜庆娱乐时,沿用这种形式,让歌者浓妆艳抹,身着鲜艳的服装,站在高台上歌唱,被人抬着走街串巷表演,称为“抬歌”。这种形式也可以说是高台艺术的渊源之一。

乐都高庙亭子(高台)《升官图》

还有一种“晒孩儿”的传说。相传,清朝初期,云南省玉溪市通海地区为鼓励生育,发展生产,凡生有男孩的人家,到小孩周岁时,主人家喜欢把男孩固定在一张方桌上,摆放在自家的大门前面,设香案,等候乡邻前来庆贺,有时还抬着男孩在街巷里巡游,以示炫耀。据说,地方官员还要亲自前去祝贺,并赠以“百家锁”,以表示官方的盛意。随着时间的推移,老百姓大受鼓舞,以生育男孩为荣光,有的相邻的两家人同时生有男孩的,竟出现将两名男孩同时安置于一张桌子上抬着巡游的现象。再后来,有人就砍来弯腰树干固定于木架上,把男孩缚坐于树上,由人们抬着巡游,成为“土高台”。

我国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国家,长期以来,我们淳朴、勤劳的先祖在与自然的搏斗中,逐渐认识到了劳作的艰辛、丰收的快乐,创造了以苦为乐、苦中作乐的思维方式,从恶劣的自然环境和以人的弱小力量来角逐大自然,从中寻找战胜者的乐趣。长达数千年的劳动历程,是人们不断了解自然、改造自然,创造灿烂文化的历程,同时,教育着别人,也愉悦着自己。我们经常看到,人们把丰收的果实高高举起,以示成功的欢乐;人们把有作为的人抬起来,举起来,举得很高,甚至高高地抛起来,表示赞同与喜悦,这些表示兴奋的举动亘古以来就有。可以这样说,把自己的偶像和崇拜者高高举起来,表达心中的喜悦及尊崇,是一种人之常情。那我们说高台表演中,把神灵和英雄人物抬起来,置于一个高台上,达到一定的高度,让更多的人看见,让更多的人瞻仰、膜拜,甚至观赏一台色彩缤纷的群英盛会,不是水到渠成的事情吗?

还有一种说法,一些农民在耕田歇息的时候,把孩子绑缚在犁把上,随着犁身的摆动而摇摇晃晃,逗孩子取乐,以此解除田间劳作的疲劳。此情此景,莫不充满天然情趣,以致后来演化启迪出高台盛事,不是也有可能吗?

我们前面曾说过,中国历史上有几次大规模的移民活动,而小规模的移民活动从来没有停止过。这些移民活动不仅是人口的迁移,也带来了劳动技艺等方面的交流,为当地生产力注入了新的活力,更主要的是带来了思想、文化等方面的交流与融合,一些先进的文化随之在异地他乡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在青海老百姓传说的移民文化中,就有青海社火由江南移民时传入之说,这样的例子也不少。据记载,河北省邢台市隆尧县泽畔抬阁(高台)系明永乐元年(1404)秋八月,山西洪洞县马姓兄弟移民至泽畔落户后,将山西故里一带民间社火带过来。泽畔抬阁源于元朝末年的扛神活动,后来逐渐演变为抬着活人化妆的神,由四至八人抬着,在街巷巡游,接受人们朝拜,这一习俗逐渐成为一项喜闻乐见的民间艺术形式。

综合各种资料、传说,可以肯定的是,高台艺术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也不是某一地区的产物,在我国南方和北方的广大地区都有高台表演,尤其以中原、江南、东北、西北地区最为发达。它是人们在长期的实践活动中,对自然、神灵的一种理解,一种敬畏心理的集体诠释。

在西北之西的青藏高原河湟流域,不少地方的社火中也有高台表演,蓝天白云,人们擎起绑扎奇异的高台游弋在高天厚土之间,其中的“佼佼者”就是湟中拦隆口千户营高台。千户营高台历史悠久,绑扎技巧高超,以其独特的表演艺术和视觉冲击力给每一个观赏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种伴随着锣鼓声,展演在村头巷尾,凌空舞动的高台艺术形式,早已成为千户营人挥之不去的、根深蒂固的乡愁情怀。一年一度的高台表演不仅是千户营人的正月狂欢,也成为青海高原乃至西北地区农村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摘自《大美青海非遗记录丛书 》之《高台》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