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新闻中心>通知公告

社火春秋

2020-05-21摘自《大美青海非遗记录丛书 》之《高台》原文地址

社火春秋

文/郭成良

正是这些源源不断的人口西迁,把一些内地的民间传统文化,诸如社火等陆陆续续带到了河湟地区。河湟人把社火表演叫“耍社火”,是每年春节期间自发举行的娱神娱己的民间文化娱乐活动。大多数以村庄为单位演出,如果几个村庄共同供奉一座火神庙,那这几个村庄就共同演出一台社火。旧时社火“身子”均由男性扮演,1949 年后,男女老少均可参加社火队进行表演。一般在春节前各村庄就开始排练节目,正月上旬过了初七,各村相继开始出演社火。千户营正月十三“出灯官”,开始社火表演,正月十四休息一天,正月十五、十六社火演出达到高潮,演完十七的黑社火,一年的社火演出就告一段落。

社火按节目表演的空间高低分为地面社火和高空社火两种。

在叙述地面社火之前,有必要先对河湟社火做一介绍。

地面社火是相对于社火中的高跷和高台而言的。关于河湟社火的起源,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社火最初始于民间祭神娱神,从民间兴起,通过多年的发展演变,才发展成为今天的样式。

舞狮表演

社火一词最早出现于宋代,范成大《石湖集》卷二十三载:“轻薄行歌过,癫狂社舞呈。”并有注解:“民间鼓乐为之社火,不可悉记,大抵以滑稽取笑。”这是社火记载的最早文献。人们对社火的起源有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社火源于秦汉时期的百戏或戏曲,盛行于唐宋;还有一种说法,社火主要源于古代祭祀活动,是古代祭祀土地神和火神活动的延续。

宋代孟元老《东京梦华录》之八《六月二十四日神保观神生日》载:“天晓,诸司及诸行百姓献送甚多,其社火呈于露台之上,所献之物动以数万。”这是社火与神事活动关联最早的文字记载。另外,我们从社火活动常遵循的仪轨中也可窥见与之相关的蛛丝马迹。如演社火前表演人员先要到火神庙拜神,然后指定所扮演的角色,群众称“身子”(神祇),在演出中要始终保持“神祇”的身份,并以此约束自己。演完社火后又要去火神庙“卸身子”(即“谢神祇”)。按旧习,每个角色代表一方神祇,从“四圣朝西”、关公、姜子牙、罗汉等“正神”,到胖婆娘、哑巴之类的“草头神”,据说都是请下来闹太平的。

元明清时期,社火的演唱已经非常盛行,形式和内容与现在差不多。旧时达官世家,常有接社火某角色到家里表演的习俗,称“禳踏”,以辟邪禳祸,也有讲究排场,图取吉利之意,这种被称作“接社火”的习俗目前在民间仍然存在。再如,装扮的“大哑巴”用棍子轻轻敲打,意为“掸病”,有的妇女特意抱着自己的孩子来让“大哑巴”敲打,大哑巴一边蹦跳,腰间铜铃“叮当”作响,一边举起短棍,对孩子从上至下轻轻地敲打,以图驱病禳邪,护佑平安。群众将一些纯朴、善良、诙谐、幽默的形象,如“船姑娘”“胖婆娘”“大头罗汉”“傻公子”“哑巴”等揉进了社火,逗趣生乐,雅俗共赏,社火表演充满轻松、明快、诙谐和幽默。

关于社火的起源,河湟地区曾流传着一个耳熟能详、妇孺皆知的经典传说:相传春秋战国时期,某年腊月三十,楚庄王外出回城途中,突然遭到敌军包围,为安全突围,他听从臣子的计谋,以“活享一品俸禄,死封庙祭的灯官”重赏,寻找了一个与楚庄王面貌相似的牧羊人作“替身”。经过一番乔装打扮,只见他身着龙袍,头戴王冠,骑高头大马,全似楚庄王的銮驾,趁着夜色朦胧时突围。一路上,那“替身”好不威风,前有探马来回报信,多名武士开道,后有男女歌舞班子随行。而楚庄王扮作哑巴,天聋地哑,脸上涂抹着锅墨,反穿着牧羊人的皮袄;王妃则满脸涂着黑斑,装扮成麻婆娘,身边有乔装改扮的武士暗中保护,混迹于随驾逃难的百姓之中。当他们与敌人相遇时,楚庄王及王妃安全脱身,而“替身”则被敌人当作楚庄王,一路追杀。“替身”仓皇逃命,慌不择路,闯入一户人家,溜进马棚,爬在槽头不敢动,乌纱帽也碰歪了,样子极其狼狈,好在黑暗中没有人看见。恰在这时,这家的主人摸进马棚,摸索着在槽头贴春联,误将“槽头兴旺”贴在了“替身”歪戴的乌纱帽上……后来,楚庄王做了春秋五霸之一的霸主,感念牧羊人舍身救主之恩,为履行诺言便留下年年出灯官、岁岁耍社火的惯例,一直演到了今天。

现今,河湟地区的社火已成为元宵节期间最普遍、最宏大的农村群众文化活动,颇受人们喜爱。

千户营社火队扇子舞

社火表演者先汇集到火神庙里,经过精心的装扮和化妆,然后拜火神,许愿心,祈祷之声不绝于耳。出场时,社火表演队伍的排列,基本按传说中楚庄王突围的故事安排。前稍有“报子”骑着挂满红绸的骏马或骡子,身背令旗,加鞭勒缰穿行于街巷,打探消息,来回禀报。后由标识“某某社火队”的横幅在前引领,鼓乐队紧随其后,锣鼓喧天,鞭炮齐鸣,紧跟的社火队伍浩浩荡荡、走街串巷,拉开一年一度社火表演的序幕。

灯官老爷是社火的总管,负责整个社火仪程。只见他歪戴官帽,前贴“槽头兴旺”,后贴“一品当朝”的字样,红脸美髯,手持鹰翅羽扇,身穿大红袍,脚蹬深腰高底皂靴,或躺在轿子里,被四个衙役抬着;或倒骑着骡马,有两名衙役牵马拽镫。每到一个地方时,灯官在锣鼓伴奏下,口中念念有词:

我老爷领了玉皇赦旨,王母金牌,佛家宝号,三教经文,踏赤云,跨火斗,来为人间降吉祥,赐福禄……

我老爷来了空不来,金银财宝带上来;我老爷走了空不走,病痛灾难带上走。我老爷带来三件宝:镇煞锣、太平鼓、扣风钹……

我老爷带来毛糙社火一台,场内外身子二百开外……

在社火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是哑巴,前面说了,这是一个隐藏在民间的大“身子”,他的“神祇”很高,在社火中有很高的地位,最典型的特征是装聋作哑。哑巴满脸漆黑,头上反戴破草帽,反穿皮袄,半穿鞋子,手持一端绑有红布疙瘩的木棍,脖子上戴一串油饼,屁股被填充物绷得又大又圆,上拴一串铃铛,走路时胯部不停地、夸张地左右摇晃,铃铛发出有节奏的响声。在表演中,哑巴疯疯癫癫,忽前忽后,打场子,所到之处,一片惊呼,围观的人群纷纷向后退去。有些地方,哑巴不时将脚上的破布鞋抛向空中,人群一片喧哗。据说被哑巴的鞋子砸中,要交霉运,是不祥之兆,人们争相躲避。近年来,哑巴甩鞋子这一陋习已很少见到,只是哑巴看见漂亮、年轻的小媳妇,眼神迷离,神情怪异,常常会拿着木棍往她们身上戳,含义暧昧,常常吓得她们四处逃窜。

以上表演比较自由,称为社火的外场部分。内场部分是社火的核心,由舞龙、舞狮、扭秧歌、划旱船、踩高跷、跑竹马、鼓舞及各种灯舞、高台等节目构成。这部分演出内容一般有比较严格的规范,以舞蹈表演和造型展示为主。

社火是一种行进中的舞蹈,动作夸张、繁复优美、合乎节拍,即便在固定的场地,仍然踏着鼓点带有行进的意味。加上依靠队形的交错穿插,花样的更新变化,位置的时空变换,进中有退,不停地移动步伐,时进时退、徘徊向前、一步三回首,使有限的路途得以延展。

在一个村子里,社火表演的路线、地点比较固定,这是长期以来约定俗成的。一般包括村中火神庙、具有地标性质且宽阔的村寨广场、官方庭院、人群密集的地方及某些十字路口都成为社火汇集、集中表演的场地和舞台。

班沙尔二月二高跷表演

社火表演中,每个演员都要经过不同程度的化妆,穿着与平时不同的服装,脸上涂抹各种油彩,如红脸的灯官、黑脸的哑巴以及满脸麻子、嘴扯到一边的喜婆(胖婆娘)等角色,都形成了固定的脸谱。在一般的舞台表演中,演员都要美化自己,使自己变得更加漂亮一些,但社火表演似乎有意识地违反这一规律,演员都尽量将自己装扮得更滑稽、更逗笑一些。甚至有的角色故意反串,男扮女装,女扮男装,给观众带来更多的愉悦,增加社火的娱乐效果,有道是“无丑不成戏”。

社火包容了儒、释、道等多家文化元素,内容庞杂,娱神娱人,敬天感地,在多元文化融合下产生了社火独特的表演形式:庄谐同台,雅俗共赏。众多内容的表演都可以纳入社火当中,社火似乎就是一个融多种说唱、舞蹈、杂耍、展示等内容的大型综艺节目,既包括舞龙、舞狮等模拟动物的舞蹈内容,包括踩高跷、划旱船、展演高台等具有神像巡游意味的表演活动;也包括扭秧歌、舞花棍、扇子舞、太平鼓等群体舞蹈表演;还包括胖婆娘、大哑巴、大头娃娃、光棍背老婆等粗犷谐趣形象的内容。

社火表演中许多演员都有固定的社火词,含蓄幽默,文白相间,也有的颠三倒四,极度夸张,但都有一个共同的主题,就是娱神娱人。演员通过传统社火词诵唱或随即编词等形式即兴发挥,用诙谐风趣的语言,为观众带去美好的祝愿。千户营社火抬花轿表演中,甚至夹杂着粗俗的语言,这就如一些地方“青苗会”上“跳梆梆”的法师,互相戏谑,以机智、诙谐、夸张的语言博得神灵的愉悦,这叫“娱神”,同时也引起观众的欢心,引发观众阵阵哄笑。

李家山勺马营社火报子

舞台小天地,社火大世界。社火的表演性、普及性以及平时对人们的耳濡目染,人们对社火舞蹈动作都能比划两下、扭几下,对社火小调都能哼唱几句。农闲时节,人们常常聚在一起,跳跳扇子舞,扭扭秧歌,唱唱社火小调,都是极为惬意的事情。人们丰富了社火的内容,社火也给人带来极大的精神享受。

社火表演中与地面社火相对应的是高空社火,即高跷和高台。

高跷,民间俗称跷子,表演者将双腿分别绑在两根木杆上,木杆上部距顶端一尺左右的地方安装有一个小踏板,脚可以踩在上面。根据跷子的长短,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称低跷,跷子高一尺左右,末端穿绣花鞋,类似古代女子小脚上穿的鞋子,表演者的装扮与秧歌表演者类似,只不过下身裙摆很长,盖住了跷身,只露出短短的半截跷子和下面的小脚。他们手持彩绸、华扇等道具进行舞蹈,风摆杨柳,舞姿轻盈灵巧,这种跷子也称秧歌,除脚踩半截矮跷外,其余与地面扭秧歌者并无二致,这种矮跷子在湟中小南川地区比较多见。另一类与高台表演者类似,跷子高度大都在0.5 米~ 3.5 米之间,湟中鲁沙尔社火队有几副跷子跷身超过3.5 米(脚踏板下),是湟中地区最高的。在青海省海东市乐都区还有一种高跷,跷身高达4 米,表演时,装扮一新的演员拖着两条沉重的木跷,行走艰难,平衡全靠两旁的工作人员用长杆“扶持”维系,这种高跷可谓把跷高做到了极限。高跷上的演员被装扮成各类神仙人物或传说中的英雄人物,身着历史戏剧人物的服装,根据人物身份手执不同的道具。一般扮演的有固定角色“老牛角”“王妈”,还有《西游记》《水浒传》《三国演义》《杨家将》《断桥》《盗仙草》《挑黄袍》《八仙过海》《包公赔情》等经典戏剧中的人物。在锣鼓、唢呐等乐器有节奏的伴奏下按“五行阵”“对门连环阵”“四方踏煞阵”“双线八阵”“双龙抱柱”“双龙相会”“二龙穿花”“葵花图”等舞阵图式进行表演,美不胜收。

摘自《大美青海非遗记录丛书 》之《高台》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