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新闻中心>通知公告

西纳川里千户营

2020-05-14摘自《大美青海非遗记录丛书 》之《高台》原文地址

西纳川里千户营

文/郭成良

千户营人和众多青海人一样,说到自己身世的时候,都会不约而同地说,自己的祖先是南京珠玑巷的居民,在明代洪武年间因演出了一场再平常不过的社火,阴差阳错引起了当朝皇上朱元璋的不满,被发配西部,从南京地区迁移而来。青海地区是一个多民族聚集的地区,在古代以羌人为主,西汉赵充国开发河湟以来,历朝历代都有内地汉族迁入,尤其到明代,汉民族的大量迁入,对河湟地区的开发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明朝迁徙屯田主要分军屯和民屯两类。

军屯就是“兵不出农,犹可以兼农,而省坐食之费”。由于它寓兵于农,耕战结合,是军队生产自给的一种方式,世称“其法最善”。由内地调来戍守兵士,允许他们携带妻室老小,在指定的卫所落户定居。“边地三分守城,七分屯种;内地二分守城,八分屯种。”

明洪武六年( 1373) ,在今西宁置西宁卫,宣德七年升军民指挥使司,成为明代西北边陲一个典型的军管型地区。大量外地军士通过从征、谪发、调拨等形式来到此地戍守,其中许多军士及其家庭在西宁卫立籍并落地生根,成为当地卫所居民的重要组成部分。

民屯是采取“移民就宽乡”“移民实边”政策,迁内地农民到边地落户屯田。仅洪武年间, 从南京等地征调、迁移数以万计的士兵和居民来到河湟地区屯田。在较短的时间内取得了“兵农兼务,国用以舒”,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的效果,在历代移民屯田中可以说是成效最大的一次。

其实,明初移民除军屯、民屯外,还有罪徙。“青海汉族自南京珠玑巷充军而来”的青海“第一口碑”,从侧面反映罪徙的客观存在。

相传,明太祖朱元璋的皇后马秀英,颇有才华,深受宠爱,但天生一双大脚,世人称之为马皇后、马大脚。明洪武年间(1368—1398)的一个元宵节,南京珠玑巷里张灯结彩,锣鼓喧天,社火节目异彩纷呈,气氛异常热烈。社火中有一个装扮成妇人的“身子”,怀抱西瓜骑在马上,一双大脚肆无忌惮地露在裙裾外面,滑稽可笑。这个节目恰巧被官府的佞臣小人看到,认为有辱当朝皇威,是大逆不道,又想邀功领赏,急忙向朱元璋进谗言,说珠玑巷的老百姓耍社火嘲讽马皇后娘娘,要造反了。朱元璋问其缘故,佞臣说珠玑巷人男扮女装,骑在马上,暗指马皇后娘娘;怀抱西瓜,是说马皇后娘娘是安徽淮西人;还长着一双很大的脚。朱元璋听后大怒,马上派人去查证,发现确有其事,遂下令把珠玑巷的这些“刁民”全部处死。这时候有大臣好言相劝,说陛下息怒,如今国都初安,国泰民安,适逢走亲访友的春节期间,一旦大开杀戒,势必有漏网之人,这些人日后寻机报仇,岂不后患无穷?再说,这件事被天下人知道了,还会说陛下心胸狭窄,不如采取和缓的办法,把他们充军发配算了。朱元璋一想也对,于是颁布一道命令,凡是珠玑巷的百姓统统发配塞外的青海地区。就这样,南京珠玑巷的人们因一场正月十五的社火,被无辜地发配到了青海地区。

千户营

河湟地区民间广泛流传南京珠玑巷人因正月十五演社火获罪,从珠玑巷流放到西宁的说法,在《纲鉴总论·广注·明朝篇杀京民》中也有与此传说类似的故事:“帝以元宵灯谜画一妇女,手怀西瓜乘马,而马后脚甚大。上曰:彼以皇后为戏谑,盖言淮西马后脚大也,杀京民不守本分者。”《明史演义》也记述了这一故事,并明确记载发生这一事件的时间是“洪武三年元宵”。这些传说及文献记载证实了确有一部分青海人是从江南迁移而来,民间传说有一定的真实性,但人人都说是“洪武年间从南京珠玑巷来的”,未免有点人云亦云了,这只是后人对皇城的依恋和心理安慰罢了,有很大的从众心理。

很多历史资料足以证明,青海汉族来自五湖四海,共同开发建设河湟地区。另外,青海移民大潮中,不乏流官,即从远方前来任职的官员。他们携儿带女,源源不断地行进在通往河湟的路上,有不少官员及家属留在这里,成了河湟的一分子,他们的子子孙孙就在这里安居乐业了。

还有一个重要的移民群体就是商人。随着南丝绸之路的开通和唐蕃古道的兴起,一批批晋商、陕商等随着马帮的蹄声,踏响河湟大地,给这里带来丝绸、瓷器等日用百货的同时,也把这里的羊毛、皮货、肉类等畜产品带到了远方。一批批商人留下来,一个个商号建起来,门口招摇着他们的商号幌子,屋内拨动算盘,充斥着讨价还价声,他们的后代,也成了地地道道的河湟人。天南海北的人带来了五花八门的文化及习俗,不同的汉文化与这里的民族文化相互碰撞、交融,形成新的文化,逐渐被人们消化、接受,并且具有一定的民族认同感和自豪感。

千户营位于青海省东北部湟水河中上游的湟中西纳川。湟水河由西向东横贯县域中部,两侧形成多级河谷阶地。大小南川、大小康川、西纳川、云谷川、实惠沟等14 条河流呈扇形分别从南、西、北三面山区辐集湟水,形成平坦肥沃的多巴、西纳川(拦隆口)、汉东川(汉东)、大南川(总寨)、小南川(田家寨)、实惠沟(西堡)、癿迭沟(李家山)等川道。这些地方气候温润,是湟中及全省的主要产粮区。多巴、拦隆口、总寨、汉东、西堡五乡镇在20 世纪八九十年代被誉为湟中县的“五朵金花”,享誉县内外。

千户营是湟中县拦隆口镇的一个古老村庄,位于拦隆口镇政府南1.5 公里处,由千东和千西2 个村民委员会组成,地处川水,东依西纳河,多巴至上五庄公路、大(通)湟(中)平(安)环城公路穿村而过。千户营静静地卧在湟水河北岸的西纳川中段,朴实勤劳的人们居住在传统的“一颗印”庄廓院里。早上厚重的大门“吱嘎”一声开启,他们肩扛劳动工具出门,到地里去劳作,或是去城里打工;晚上,随着一声关门声,家里动起了烟火,一个静谧的夜晚随之来临。千户营人的日子,简单而平淡,日复一日。只有到了正月里,新年来了,村里响起锣鼓声,响起鞭炮声,一年一度的社火表演就要开始了,而闻名省内外的千户营高台展演,也是社火里最出彩的一部分,年复一年,在西纳川上演了数百年。

西纳川,主要包括湟中县拦隆口、上五庄镇一带。东南起于多巴黑嘴,西北至上五庄水峡,西至拉沙,东与云谷川相接,方圆几十里,物阜民丰,统称为西纳川。

说起西纳川,先要从一个在青海历史上比较显赫的部族说起,那就是西纳部族。据《安多政教史》记载:西纳是姓氏,源于西藏四大姓氏之一的董氏,其又分白色天董为萨迦,黄色日董为西纳,淡红色地董为郭岭。曾有这样一种说法:“人们的一半(特指藏族)属于董氏,董氏的一半属于西纳”, 足见西纳影响之大。相传,西纳·多杰坚赞有两个儿子,名字分别叫西纳兰巴和西纳格西。西纳兰巴在西藏建立基业,后逐渐成为宗吉坚赞桑布和多杰仁钦官人支系,扎根于西藏。西纳格西在后藏萨迦读了许多经典,成为著名学者,后和西藏的三个佛法较高的喇嘛一同赴蒙古地区弘扬佛法,有缘拜谒成吉思汗,经过试比佛法,成吉思汗尊西纳喇嘛为师,地位一度显赫。后至元世祖忽必烈执政期间,西纳堪布西绕益西由于功绩卓著,在元代曾任中央“宣政院院使”,西纳喇嘛罗桑克被西藏地方政府授予“额尔德尼昂索”称号。在西纳家族驻牧地西纳川口黑嘴建有一座城堡,该城堡东西长约130 米,南北宽约120 米;城墙高9 米,顶宽约2 米,即为西纳下寺,为西纳昂索府邸。西纳部族的西纳喇嘛其族属遍及安多地区,西纳川一度成为西纳的政治宗教中心。

青海学者靳育德先生《老西宁肆·山水人文·西纳川》中记载,西纳族是西宁十三大族之一,它下辖十八小族,其香粮土地、驻牧山场甚至包括西宁及以西直至镇海堡、大小康缠、甘河、多巴、云谷川、大小山峡等地。明洪武十三年(1380),西纳族归顺明王朝后,朝廷对西纳族爱护有加,不但专赦界址,明确其管理范围,还赦封多巴禅师、光科尔国师、鲁尔加千户等,并赦封演教寺两处,以提高其政治、宗教地位。

明朝宣德年间(1426—1435),西纳喇嘛在西纳川中段的下营修建城池,建造了一座萨迦派寺院,取名西纳桑珠林寺,人们称之为西纳上寺,随之,地名下营也改称为上寺。

“西纳”原为姓氏,族人得势后,又成了这个家族的族号,随着宗喀巴创立的格鲁派的兴起和塔尔寺的创建,西纳喇嘛改宗格鲁派,西纳成为塔尔寺六族之一。明万历二十二年(1594),西纳国师班觉坚赞和国师班觉仁钦叔侄在塔尔寺出资出工负责兴建依怙金刚殿。清顺治六年(1649),西纳·勒巴加措在塔尔寺创建密宗学院,并修建府邸尕哇(行宫),人称西纳殿。西纳家族对塔尔寺的修建做出了很大贡献,其显赫地位一直延续到清朝后期。同时,西纳的驻地川道也有了一个响亮的名字——西纳川。川道中间有河流纵穿而过,称之为西纳河。

千户营广场塑像《魁星点元》

西纳川长达二十多公里,以“营”为村名的村庄有十几个,这种命名方式在河湟谷地是比较少见的。究其原因,这种现象与西纳川特殊的地理位置有关系。西纳川北通水峡,水峡往西又与海晏相通,古时候是一条西宁去往青海湖地区的孔道。公元16 世纪初,盘踞在青海湖地区的“海虏”(西海蒙古之蔑称),时常成群结队攻掠河湟地区,对西宁造成威胁。为防御“海虏”侵扰,曾在青海湖东通湟水谷地的各要隘修筑土边墙(长城),“峡榨”,连筑寨堡,“以备夷骑”。在西纳川修筑剌尔宁、剌撒尔、锁思党等峡榨九处,说明西纳川的战略地位特别重要,专门设立军营来防御西海蒙古进犯西宁,留下了图巴营、伯什营、麻子营、合尔营、勺尔营、上寺合营、铁家营、班仲营、千户营、端巴营、札什营等名字,这些都是明朝的军屯营。

《青海省湟中县地名志》对千户营的脚注为:“据《西宁府新志》载,明洪武十三年,西纳族归附后,授国师指挥,设千户,故名。”

今湟中县多巴镇指挥庄村、国师营村等皆是因官职、驻军而得名。拦隆口镇千户营的得名也与此相关。据千户营老者讲,千户营曾驻过一位千户老爷,筑城池,设衙门,管理这一地区的日常事务……只是具体情况已湮没在历史的烟尘里,已无从考证,只有从一些乡间轶闻和千西村残留的一段厚厚的老城墙根的夯土层上,可以窥见千户营本来面目的一斑。

摘自《大美青海非遗记录丛书 》之《高台》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