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新闻中心>通知公告

京沪旅行杂志(一)

2019-11-21摘自《热闹中寂寞而行:张恨水旅行笔记》原文地址

京沪旅行杂志(一)

文/张恨水

车中所见

我有十年没做长途旅行,这一次做京皖、皖沪,回头再做沪济旅行,还是病后第一遭。有人劝我写一段旅行游览志瞧瞧。经我仔细考虑,京沪一带,写的游记太多,我写的万不如人,不如写一点儿沿途所见,一点儿感触,似乎还觉得短处少一点儿吧?于是就沿途所见,拉杂记之于下:

我是早班车离开北京的。每节车厢有一个服务员站在车下,以料理上来的客人。客人将两张票(一张是卧铺),交给车上的服务员。他将你票上号头和铺上号码一对,对准了,就把两张票,代客收起,夹在一个皮夹之内。这样减少了客人、服务员许多麻烦。开车以后,服务员先到来卖茶。卖茶的手续,先有一个服务员,用托盘托了许多玻璃杯、茶叶包,挨着座位,问客人要茶不要?其次,是服务员斟开水,而后又来一个人收钱。茶钱按数计算。当然,你多要可以,少要可以,不要也可以。再提到卖饭,有无线电播送,还有服务员手拿着卖饭的单子,问你要饭不要?你要时,可选自己所要的等级购买。吃饭也分三次,哪一次,由你自己去挑。还有也可以到车上去买饭票,当然,先前服务员问过要饭不要,以及何等饭票,已经卖完了的话,那就不卖了。客人买得饭票,拿着饭票,看哪方有空位,你就坐下去。饭票放在桌上,服务员自会来拿。不过,他只撕掉一半儿,还有一半儿,放在你面前,万一弄错了的话,还可以拿出来一对。饭分两种装法,有共菜一盘子装的,也有另碗盛的。这种吃喝都是软席、硬席一律,自是平等。再谈到清洁,服务员真是认真努力。隔了一会儿就来扫地,把痰盂拿出去倒刷干净,还要加上石炭酸几瓢。至于大扫除,每日三次,窗子缝里,板子上下,都清洗一番。停得稍久的一站,都得请工人,将车轮之间,细细检查,真是细心之极啊!

从前站上,卖零碎东西最多,由站里到站外,卖东西的人,几乎数不清。这里面不清白的人,也许是有的。现在卖东西的人,由服务员担任。反正站上出什么东西,服务员就卖什么东西。比如鸡、西瓜、包子,在火车到了一站,服务员就推着、背着来卖。价钱统一,用不着讲价了。

离开北京,就是天津东站,比较停的长一点儿的时间,这个站,解放以前,车上一看,未免叫人目不忍睹。东站的两旁,人家停下来的棺柩,其数目已是记不清。有将砖瓦砌的,也有白木棺材乱摆的。风吹雨打,乱七八糟,就乱放了一阵儿。最不好的,就是小孩子的棺木。十个有九个是棺材随途抛弃,无人遮盖。这要是大热天,棺内尸首腐化,其气味当然难闻。这不但与市政相关,也是国际视线所集,所恨路局方,何以当日就没有看见。人民政府接管以后,不但没有棺材停留在那里,连旧有的也完全打扫干净。

我们坐火车,常不知前面一个车站叫什么站。现在除了在车座壁上,张挂三四份日历大的一张地名表,逐地更换。还有服务员常用无线电不断的报告前面那个站名。遇到前面那个站,是很有名的地名,像济南、徐州等,还要做旅客须知的那份报告。至于中途到站的旅客,无论是何种时候,服务员都要很尽心的通知旅客,免得旅客过了站。这都是以前所未有的事儿呀。

(原载1955 年9 月1 日香港《大公报》)

到了合肥

车离开天津,天气慢慢加热。小寐片刻。晚上四点多即起,车上服务员告离蚌埠不远了。我是先到合肥的。到站下车后,见蚌埠相当大,到问询处一问,淮南路八点二十分开车,六点四十分售票,尚有两点余钟,遂择一张长椅坐候。淮南路有蚌埠通裕溪口(芜湖对江)之一线铁路,经过合肥。去往合肥,都可以坐淮南路车。蚌埠虽是要看一看,但为时短促,又时间太早,只好放弃。据闻,人口有五十万,也算中等商埠。八点钟,登淮南路车。

车子八点二十分行,经过平畴,远远地看去,东南角上,有青山一列,界住天脚,已是带些江南风味了。车子行百余里,已经入合肥境界。两旁一望,田地已分阡陌,不像北方,山野田地相通,很少地外又筑田埂的。此间田地既分了田埂,所以较高的地方,都有了池塘。池塘之下,水田不断,庄稼均已插秧(时阳历六月十二日)。唯水田中间,往往还有干地。所有村庄,都含有皖西北意味。一所村庄,约有三五十家。人家之外,均觉树林葱茏。唯有一点,大大异乎江南。不但是异乎江南,沿江各县,也不是一样。就是这里人家,十分之九,均系稻草铺屋。合肥虽然是有名的地方,但稻草铺屋,尚系未改。

车行十二点二十分,已抵合肥。合肥,现在已经改为省城,人口有四十多万。从前的合肥,不过三四万人,解放以后加多,真是蒸蒸日上。城墙已经拆除,有几条马路,横贯南北。市上盖的房子,非常之多,一两年后,草盖民房,将以瓦房代替,那时合肥更好。我顺了马路一直找,找到我二伯父生下来的大哥张东野家,就住在他家。

(原载1955 年9 月2 日香港《大公报》)

逍遥津与明教寺

到了次日,我的大兄,带我去拜访了一些久别的亲友。关于合肥可以留恋的名胜,一曰逍遥津,二曰明教寺,三曰包公祠公图,现在分开来说。

逍遥津是公园,有马路可通,是三国时候张辽击败孙权的地方,可以说地方有名,很古很古了。解放前这里为私人所有,现在归公了。当然,这是很适当的,不然这样的名胜,独归私家盘据,那简直太过分了。逍遥津改公有以后,还大大地布置了一番。大概此园有二里多路上下,入门一条马路,跨过儿童公园。马路分歧可进。再进去花圃草地,分排两边。沟渠水道,微微环绕,围绕公园之半边。有三五亭榭,靠花木荫处,颇有诗意。据当地人说,张辽墓就在水道沟处,水中有一土丘,即是。一说,不在园内,在城边,两说尚待证明。踅而向右,有动物园,除了翎毛不算,动物约三四十头。其中有两种,我是初次见到。一为玳瑁,有小桌面大。一为石龙,约长四尺,远看宛如一蛇,及近视,颈项略粗,头略大,尚有四足,看其形状,又绝类一蜥蜴。传此物极猛。

明教寺,在逍遥津偏东。此寺四围全系平地,唯寺之所在,在土堆上建筑起来。按台阶数了一数,共二十六砌。庙凡三进,各庙都差不多。唯前院有一土台,上覆一亭,亭中有一井,上系一木制之额,其上有字曰:“屋上古井”。此寺大概建于明初,井,古来就有。寺因毁于兵火,后有太平天国李秀成部下曰袁宏模,在合肥西庐寺出家,人家称他为通元上人,化缘重建。这块匾额,从通元上人说起,说到三国时这个土堆是教弩台。台后有逍遥津,就是张辽藏丹师的地方了。古来这庙外松树成林,林边有亭,亭子叫折松亭。寺基不远,有一桥名曰乘骑桥,相传三国时,孙曹交兵,孙败,尚留有一骑,突过此险,所以叫乘骑桥。现在完全成了人马大道了。不过这些传说,也仅是传说而已。

包公祠,这就是民间盛大传说包拯的祠堂。此祠在合肥南门外,护城河边。我们横跨一马路,看到一片长可里许的湖洲,这就是包湖公园了。这护城河尚干净,宽窄的地方,约有半里到半里强,目力所及,两岸大都栽得有树。又跨过一道新式绿木桥,先达一洲。这里平坦湖心,花木畅茂。中架有草亭,先方形,后改长形,亭身很大,约可容一二百人,亭瓦全用稻草铺列,又且相当地大,在别处的尚未曾看见。当六月三伏的天气,拿一本书,到草亭里去展读,清福不浅。亭后,有一批古式房屋,我猜这就是包公祠了,退到亭子后面,将身子一拐,一座土库墙,中间一个门楼,门上嵌的有字,曰包孝肃祠了,果然我猜得不错。包公祠设立在洲上,出门也有一桥,通那边大路。入门,为四方形之建设。三方为廊,中隔一天井,是即正殿。其正面供一神龛,中供泥塑包拯像。像非若世间传说,是包老黑,且五官都是黑的,倒是与常人一样白面长髦,官服抱笏。闻包氏子孙,家传有一画,系宋代画,也是五官整齐,须发尽黑,毫无肃杀之气。正殿左角,立有一碑,上嵌有包拯石刻像,后世人多为模拓,就不免略带模糊,但白面黑须,尚一样。《宋史·包拯传》,有“人以包拯笑比黄河清”之说,此不过形容他的尊严,并非说他像个老黑呵! 正中有一牌位,其文曰:“宋龙图阁直学士,枢密使,赠礼部尚书,谥孝肃,讳拯,字希仁,包公位。”

这里,我应当将我个人的看法,先写出来。包拯虽是统治阶级的人物,但仍不失之于正直。所以从宋朝以来,老百姓非常地喜欢他。他们说,亘古以来,就没有哪个清官,比他还清,所以建立这一座祠堂,来纪念他。

阅包公像毕,又出而赏玩。立观此间一塘,由东抵西,混然一色。有时穿过湖心坦地,又分而为二。极东边尚有一桥,通过湖心,再通过彼岸。彼岸之间,尚有一条马路,四周种有花木。把湖洲再弄好些,或者过了二三年,便会花木成溪了。

(原载1955 年9 月3 日、5 日香港《大公报》)

倒七戏

倒七戏是合肥的地方戏。为什么叫倒七戏呢?据当地人的解释,凡戏子出台,口里要唱七个字一句戏词。等到唱完了,掉转身来,面向台下。所以开始倒步唱了七个字,这就是倒七戏。现在当地戏要大众化,这七个字一倒,已经没有了。不过“倒七戏”这个名词,还依然存在。这是当地人说的话,可靠与不可靠,我不知道。

我看倒七戏,一共看了两部,一次是《双丝络》,一次是《借罗衣》。《双丝络》是古装戏。《借罗衣》是时代短戏。就戏说,服装台步,已离京戏不远,而且十之八九,已属京戏了。台词方面,完全是合肥话,我们可以说完全懂。至于唱词,用心听,大概懂得一半。听久了,大概可以完全懂的。至于编戏方面,当然是好。旧戏多半是靠色情出演,现在将本地戏从头一改,故事戏有色情的取消,新编的部分,当然知道何去何从,所以演出来的戏,意义都是很正大的。《双丝络》写旧礼教下一位参将的小姐,很有一身武艺,爱上了一位书生,参将不许,小姐没奈何跟着书生逃跑。

《借罗衣》,只有几个人,演出来更好。大意说,女儿要回去看她母亲,许了邻居,回来有鸡吃,借了几件罗衣,又借了一匹驴子,让她小叔叔牵着。于是一路之上,演出许多笑话。回家来遇着姐姐,是个老实人,这女儿就对她足吹一气。后来母亲回来了,这女儿依旧是吹。最后她小叔叔来了,把故事揭穿。看的人,固然是大笑不止。但这里面很有意义,做事呵,要实实在在。在舞台上轻轻悄悄,把这话告诉了人。编戏的人,并没有说什么,看戏的人自然明白,这戏自然是编得好。至于音乐方面,也设了台下音乐场,戏剧改良后,当然好得多了。

(原载1955 年9 月6 日香港《大公报》)

六安县

在合肥住了五六日,得到了一个参观佛子岭水库的机会。同路去者有王君。此去佛子岭,尚须经过二县,即六安、霍山。合肥每日有汽车一班开往水库,时间是清晨三点四十分开,所以坐车子,要极端地早。我们二人天未亮,就起身往汽车站。合肥总汽车站设在火车站附近,所有开往各码头汽车,都必须由这里搭。我们按时上车,沿途浏览许多江南风景。绿野慢慢地移动,途中见到一种有趣的双轮车子。车子本来系拖东西用的,此地看到,亦可拖人。人须倒坐,拉车的拉着走,猛然看到可发一笑。车行抵六安,尚须少歇,遂同各位下车。我们在车上,远隔四五里,便见瓦屋鳞次,中间还有一塔,这就是六安了。入市,已见城墙拆除,两旁街铺,多半是旧式。至于新式建筑的,那都是百货公司、合作社了。街市最有名的就是四排楼,四条街巷接连一处。我们站在街上,用目力估计一下,最宽的街道,十轮大卡车都难得过呢。不过六安是以清茶最出名的,喜欢喝茶的人,大概都知道,就是六安瓜片。我们这个日子到六安,正是赶上新瓜片。我们试买一毛钱,在小饭馆吃中饭,叫店员与我们泡上一壶,端着一试,真是清香扑鼻。六安所见,为时不多,匆匆即刻上车,车行三百里,行抵霍山。因车停的工夫很少,没有入市。据同车的人说,也和六安差不多,但车行到这里,已入丘陵地带,两旁小山,中隔梯田,公路微弯其中,别有佳趣。

(原载1955 年9 月7 日香港《大公报》)

摘自《热闹中寂寞而行:张恨水旅行笔记》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