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新闻中心>通知公告

非遗|塔尔寺艺术三绝—— 壁画(三)

2019-02-14原文地址

壁画的制作

文/冶存荣

我们的老祖宗,在远古洪荒年代,把自己尊崇的形象,心中不解的疑惑,用图画的形式绘制在山崖上、石头上,来寄托自己的情感。最初也许只是一种心理感应,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形象逐渐演变成顶礼膜拜的神灵,并且被宗教所吸收利用。久而久之,神灵们被规范了,绘画手法和程序日臻完善,画面更为复杂,成为日后宗教色彩浓厚的壁画。

壁画,是墙壁上的艺术,即人们直接画在墙面上的画,作为建筑物的附属部分,它的装饰和美化功能使它成为环境艺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壁画是人类历史上最早的绘画形式之一,原始社会人类在洞壁上刻画各种图形,以记录事实,表达情感,是最早的壁画。伴随着宗教的诞生,大量寺庙道观的修建,催发了壁画的兴盛。同时,壁画加大了宗教的宣传力度,给信徒们创造了一个神秘的宗教环境,壁画同时也在民间流行,为美化环境和民俗礼仪服务,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一、布面壁画的制作技艺

布面壁画实际上是放大了的唐卡,所以其绘制方法与唐卡雷同。

1. 绘制壁画的工具

(1)炭笔和铅笔。在没有铅笔之前,壁画艺人用自制的炭笔进行描绘,其制作过程颇为讲究,原材料为藏地的柽柳木,它生长在山里,质硬不易碎,也可用杨树、柳树等柔软、无节的木头。艺人将其采来后,去皮削尖,分段做成铅笔状,十根为一捆,装进一个自制的土罐或铁罐里,放在火堆里慢慢烧制。炭笔烧制的时间较长,一般为10 小时左右,中间不能取出,否则会成为灰烬。炭笔主要是画草图用,有了铅笔之后,炭笔被替代。

(2)毛笔。壁画绘画属工笔画,是用画笔一笔一笔勾画出来的,画笔的好坏对于壁画的质量关系极大,所以画师特别讲究画笔的选择。过去购买画笔很困难,艺人们就地取材,自己制作各种画笔,就规格而言,有40 多种,如大楷用于涂色;中楷用于勾衣纹线和局部涂色;小楷用于描绘手、脸的肤色及线条,更小的笔尖只有一两根毛,主要用于勾线、开眼和描绘细微部分。画笔总的要求是描绘不同的部位用不同的画笔。笔杆一般用竹子或细木杆,笔毛多用狼、猫、狗、羊、马等动物的毫毛制成。使用自己制作的笔作画,会产生一种轻捷、柔韧、沉静的气韵,而且用起来也更加得心应手。

(3)色线。如同木匠用的墨线盒,是由色线包和装在里面的细绳组成,用以弹线构图,颜色多为土红或朱砂。

(4)扁石。用来打磨画布的石头,要求石质细腻、柔滑。藏娘唐卡艺人还用猫睛石来打磨。

(5)石臼。用来磨制颜料,矿物质颜料和植物颜料都需要认真研磨才能使用,有的颜料还要在小碗中磨制和调配。

(6)护指。为了防止弄脏画面,用兽皮制作的指套套在小拇指上,作为护画用品。

(7)框架。用框架绷布绘制图像是布面壁画有别于其他壁画的特殊方式。所谓框架是用木棍或铁棍制作的大小适宜的框架,用来绷制画布,使画面平整紧绷,便于绘画。

(8)其他工具。有尺子、锤子、线绳、擦布等。

2. 绘制壁画的材料

(1)画布。绘制布面壁画的画布布料要用平滑略厚的白色棉布,画布不能粘上油污,不能穿孔破裂。绘制大幅壁画时,画布的长宽比例要适当,如果画布太小,可以在画布两边补接画布,接缝的布头要留在画布背面,接缝不能出现皱褶,不能留下线头,线迹要均匀、平整、美观。

(2)颜料。绘制布面壁画与绘制唐卡的颜料一样,需要艺人自己上山采集,将各色矿物质和植物花卉原材料采集后进行加工。质量上乘的颜料都产自青藏高原,特别是西藏和尼泊尔较多。矿物颜料有尼木的石青、石绿;拉萨的土黄、紫红;昌都的橘黄;拉孜的朱砂。还有“嘎日”(一种白色的矿物质颜料)、黄信石、雌黄(一种用硫磺和砒霜合成的矿物质颜料),以及产自尼泊尔的黄丹和产自不丹的紫红。植物颜料主要有蓝靛、连贯等,都是采集于野生草本,在沸水中煎熬提炼而成,土红色则是用一种树皮浸泡、揉搓、沉淀制成。

藏族对颜料的品种和炮制方法有自己的认识,据尕藏先生的译著《藏传佛画度量经》介绍:黛色、绿色、红色、赭黄色、红褐色、砒石色、蓝色等七色为颜料之父;白粘土为颜料之母;天蓝色、浅蓝色为黛色之子;浅绿色和黄绿色为绿色之子;粉红色为红色之子;浅黄色和黄绿色为黄色之子;粉色和水红色为红褐色之子;紫色和蓝紫色为蓝色之子。墨绿颜料和红褐颜料是各种颜料的两位姊妹;黑褐颜料(黑颜料少,红颜料多)是各种颜料的唯一仆人。黄白颜料配在一起就会变成乳白色,乳白色是陪衬红绿色的新娘;青黄色是装饰各种颜料的鲜花。红色、绿色、青色颜料要像病人那样轻轻地研磨;白色、黄色、黑色颜料要像武士那样用力研磨。产自藏区的青色和绿色颜料要兑水研制,产自汉地的绿色颜料要用胶研制。红色颜料可以随时研磨,其他颜料要提前研成粉末。绿色颜料和砒石颜料配在一起就会腐败,因为绿色颜料和砒石颜料在勾勒画面时相遇,会使线条和画面变暗变黑;土黄颜料中红色颜料兑得少也会产生腐败;用掺糖的绿色颜料绘画,画面上会产生光泽;铜粉和土红投进脱脂酸奶或脱脂达拉水,然后加进一些紫草就会变成红色液汁,在这种红色液汁中再投入土碱和岩浆就会变成青色颜料,在这种青色颜料中加进姜黄就会变成黄绿色,在这种黄绿色颜料中加进蓝色颜料就会变成绿色颜料。铜粉在牦牛酥油中一炒就会变成黑色颜料,如果在这种黑色颜料中加入红色等颜料就会变成与之相应的颜料。

这种对颜料的分析加工,是经过长期操作与实践总结出来的,更升华为理论指导,代代相传,成为历代画师遵循的法则。

3. 制作布面壁画的工序

(1)画布的清洗。布面壁画画布必须是棉布。棉布首先要用温水洗净,其目的是要洗去棉布在制作时所附着的浆。在反复洗涤以后,布面会稍显粗糙,但很柔软,这样便于吸收画师们专门配制的专用浆,然后晾干便于下一道工序使用。

(2)绷制画布。绷制画布前要制作画框,它由四条彼此对接的木条或木棍组成,一般呈长方形,其大小由画师所要绘制的壁画大小决定。画框制作完成之后,把洗净的画布按照壁画的尺寸大小剪裁,用没有弹性的细线绳将画布紧紧地固定在画框上。绷制画布时按照绷棍的粗细,四周留出一至两寸宽窄的画边布,将其折成卷边,卷边要用线缝制,穿入绷棍,然后用绷棍、绷绳将其绷展。画布的绷展度要用画布四周的绷绳控制,绷绳的松紧程度以细棍敲打时画布不上下跳动或手指轻压时布面依然平整为准。

(3)画布上浆。先把上浆用的胶浸泡在凉水中化开,然后倒入温水中(胶水浓度为10∶1),胶水冷却以后,重新加热,待胶水变得均匀光滑时,平涂在画布两面,使其内外渗透。涂胶时一定要薄厚均匀,不留空白,如果画布上的胶水过多,会使壁画表面的彩色颜料开裂剥落。涂好胶水的画布要阴干,干透的画布两面要均匀地涂上温水泡制的白土汁(不加胶水),使画布平滑,这道工序称作“上白底”。白底的薄厚程度以从画布的背面观看天空时,就像夜晚看到蔚蓝色的星空者为最佳。

(4)画布打磨。画布打磨需两道工序:第一道工序称为粗磨工序,用表面光滑的粗磨石(手摸时微有粗感即可),从上至下依次轻磨,不可用力过大、过猛。磨制画布的先后次序是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依次磨制几次,每磨制一次就要阴干一次,冬天无法阴干画布时,可在阳光底下干晒,也可以在火上干烤,但热度不能太高,尤其是在盛夏炎热季节,不能爆烤暴晒,否则就会损伤画布的柔韧度。第二道工序称为细磨,这是磨制画布的最后一道工序。为了便于构图上色,首先在冷水中调入少量的胶,在画布正面均匀地涂上一层胶水,用平滑磨石(现在多用平滑的白瓷片),磨制三至五遍即可。无论粗磨还是细磨画布,必须在画布下面衬一块表面光滑、大小和画布相等的木板,并仔细检查画布和木板中间是否有木屑残渣,以免损坏画布。每磨制一次画布,布面就会扩张一点,画布就需要再绷一次绷棍和绷绳,因为画布需要像卷纸一样卷起来,所以一定要把画布多磨制几遍。一般大幅画的画布背面不需要磨制,如果要粗磨时,谨防磨石磨断接缝线。质地优良的画布要达到“色如白雪平如镜,敲如鼓鸣柔似锦,牢如牛筋薄似翼,着色力强有光泽”。也就是说,上了白底色的画布要洁白如雪,磨制后的画布要平整光滑,又薄又结实,就像塑料薄膜那样有光泽。

(5)打线。因为要按照画布的大小用线条安排图案,所以打线是绘画的第一步。首先,用朱砂粉线在画布正中从上到下打竖中线,接着从右上角至左下角、左上角至右下角,打两条对角线,如果绷架没有歪斜,对角线的中心点会落在竖中线的中心点上。从对角线交汇点,量取每条对角线的一半,绘一个正方形的框,正方形框分为上下、左右各一半,4 边各绘一个圆圈,共绘4 个圆圈,4 个圆圈相互交叉,只要用直尺把这些交叉点连接起来,就能定下理想的绘画位置。当打线技术纯熟后,不一定非要在四方形框内画4 个圆形,只要在画布的四角画4 个圆圈就能确定绘画的位置。藏娘唐卡艺人的打线与其他藏区略显不同,首先用一根沾过水的线尺,将画框反过来,在画布背面打两条对角线,在对角线交叉点放置自制的圆规,量好四角尺寸,再用一小钉在各角打一小孔,然后在正面将4 个小孔用沾过墨的线尺连接起来,画成为一个规则的长方形,接着再打一个对角线,在三角形的交叉点上打上横中线和竖中线,然后就可绘制草图了。

(6)绘草图。绘草图是绘制布面壁画的重要环节,一幅壁画的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草图的好坏,因此,所有壁画艺人都严格按照《佛像量度经》操作。一般绘草图先使用炭笔,绘制草图时线条经常变动,往往出现反复擦拭的情况,炭笔线条容易擦拭,勾勒好图像的轮廓以后,用细棍轻轻敲打画布的背面,抖去炭笔灰尘。图像轮廓基本确定之后,用铅笔在图像轮廓上复描,以确定线条。铅笔勾线要从主像开始,然后依次是上、下、左、右的复描。用铅笔勾线时,小指要戴上羊毛护指,以免弄脏画布。铅笔勾线完成之后,画布上要撒少许面粉,进行擦污除痕,再用细棍轻轻拍打画布,抖去所有污粉后,就可以上色。

(7)上色。上色在壁画绘制过程中非常重要,综合起来有以下4个步骤:

①颜料调制。天然的矿物、植物颜料并非采集来就能使用,还需要进行严格的调制。现就几种常用的颜料调制方法逐一进行介绍:

红色颜料:首先将紫红或微紫红的朱砂干研成粉,然后在容器中湿研,需要3 ~ 5天时间。

白色颜料:先将白土或白色石头在表面光滑的石板上干研成粉,然后在石臼中湿研7 天左右即成。有的大颗粒状白土,要倒入大容器掺水搅拌多次,再用纱布过滤,过滤后的溶液静置一昼夜,水和土就会自然分开,然后抽出上层的清水,把沉淀在底部的白色粉末晒干即成。

蓝色颜料:将一种叫做蓝靛草的植物阴干,然后在开水中浸泡取汁,即可使用。西藏山南地区的蓝靛草最佳。印度出产的蓝色原料是土质和石质的,调制时,在铁容器内湿研3 天左右,然后晒干即可使用。

胭脂红颜料:将一种黄树皮捣碎,与山矾叶相混,包在纱布里用水煮沸,胭脂红汁就会渗入水中,待胭脂红汁液冷却后洒在少许白颜料中,用火烘烤,当胭脂红汁液和白颜料形成膏状时,团成颜料丸,即可使用。

青绿色颜料:石青和石绿是两种混合在一起的颜料,需要分离,分离时,首先把这种矿石捣碎成颗粒状,再研成细粉倒入砂锅中,稍加植物油煎熬,浮在上面的是石青,沉在底部的是石绿。石青在容器中湿研6 天左右,最后可呈现出四种颜料,浮在第一层的呈淡蓝色,浮在第二层的呈蓝色,浮在第三层的呈天蓝色,浮在第四层的呈青色。石绿也经6 天左右湿研后,呈现出三种颜料,浮在第一层的呈淡绿色,浮在第二层的呈中绿色,浮在第三层的呈深绿色。经过调制的石青、石绿两种矿物颜料不含杂质,具有任何时候都不会失去光泽的特点。

黑色颜料:壁画用的黑色颜料一般不用墨汁,而是用清油灯花调制,也可在灶上垒五六层无底陶器,在灶中燃烧剥下的新鲜松枝皮,积在陶器下层的烟墨弃之不用,将积在上层陶器面上的烟墨收集后,在铁容器中用胶水调制,然后放在火上搅拌,当发出爆裂声时,就说明达到了调制标准。注意调制时的火候,一定要适中,要反复脱水、干燥,方能出上等画墨。

金色颜料:许多壁画还需要涂金,这是一项特殊的工艺。按照传统的工艺,一般用金箔调制的方法,即把贴在纸上的金箔全部刮入纸袋,在盘子中央用少量胶水涂抹一个圈,把金箔粉倒在圆圈上,用食指进行揉搓,再滴入适量的清水,在火上加温,火候要适当,以保持色泽。经过4个小时的加温揉搓后,将金箔溶液倒在滤布上进行过滤,其液和汁即可分开,金汁可以上色,金液可以勾勒线条,金渣弃之不用。

常言道:“颜料不离火,浓淡随意调。”唐卡和壁画颜料大都用胶水调制,所以离不开火,依据颜料的多少、稀稠,加水调制后,倒入调色碗内,放在火上加温,待碗内冒热气时取下,用食指搅拌调制,冷却后即可上色。

②颜料配置。为了调配出上乘的颜料,艺人们经过多年的实践,总结出了一套秘诀歌谣,其大意是:朱砂石青和石绿,三种颜料轻轻调;黑色白色和黄色,三种颜料用力调;石青石绿用水调,大青大绿胶水调;砒石干研保其色,水研稀薄呈淡色;调制其他颜料时,首先需要干研制……

现代绘画在色彩配置时讲究原色、间色、复色、补色等色彩关系,原色也称第一次色,就是指能混合成其他一切色彩的原料,多指红、黄、蓝;间色也称第二次色,一般是由两原色混合而成;复色又称第三次色,两间色相加即成复色;补色也叫余色,一种原色与其他两种原色混合而成的间色互为补色的关系。唐卡和壁画在色彩配置上也有自己的一套理论,所有颜色分基本颜色和分支颜色两种,基本颜色是白、黄、红、蓝、绿五种,这类似于现代绘画中的三原色;分支颜色均为中性,分黄丹色、肉色、淡胭脂色三种,黑色、栗色、土色三种,紫色、骨色、玉色三种,这只是大体分类,细分就会更多。只有用前面提到的五种基本颜色进行调制,方能产生各种分支颜色。这与现代绘画中色彩的调制有异曲同工之妙。在《藏族传统美术概论》一书中对唐卡配色效果有进一步的说明:“白黄二色为死色,二色勿配要切记;红绿二色似新娘,色泽艳丽令人喜;黑白二色是花色,二色相配色艳丽;绿黄二色似春天,色泽光鲜有活力;青色黄色似鲜花,色泽鲜美有魅力;红色黄色似上师,色泽润丽艳欲滴;红色黑色很威猛,二色相配最威武。”

③壁画上色。首先给天空和大地上色,然后依次给服饰、肌肤、云烟、花木、水纹、亭榭、长廊、供品等上色,上色时一不能错,二不能混。彩笔上色时,要从左到右依次上色。用彩笔蘸取颜料时,要在稀稠交界处蘸取,即用彩笔将上层的浅淡颜料汁液划开,在底部稠颜料和上层淡颜料交界处蘸取上色。上好第一层颜色后,不能立即上第二层颜色,由于颜料是用不同的白色颜料配置而成,如果任意上色,不但不会出现所需要的颜色,反而会使各种颜料中白色颜料积少成多,使画面上出现各种白污。另外,上色时要注意颜料中胶的含量,如果含胶过多,画布背面会渗出胶粒;如果含胶量过少,用手擦拭画面时,手上会沾有颜色,要注意观察,随时加添胶水。

④壁画染色。上色工序完成之后,就要进行染色。染色不仅能使整个画面色泽艳丽、充满活力,而且能使每个物体鲜明逼真。唐卡和壁画的染色,分为点染和梳染两种。另外,还有闪光染色、流体染色、渲染色、水彩染色、底纹染色等。

点染:点染也叫点彩,是塔尔寺壁画的特色。点染如同“白芥撒满毡”。意思是说,染色效果如同筛子筛白芥,斑斑点点,撒满一毡,所以叫“点染”,还有一种说法,是说笔尖如同针一般地刺出色点。点染时用毛束不乱的旧笔笔尖蘸取颜料清液,像针刺一样进行点色,主要用于表现云楼、鲜花、云雾等形态。用蓝靛清液表现天地分界时,点染能够表现出远望天地相接的感觉效果,可使远方的山、沟、滩及草木花卉表现得清晰逼真。依据颜料的浓淡,还能表现出物体距离的远近,以及近山的褶皱和草坪上的小草。凭借红白颜料点染出少许鲜花,能增添几分生机盎然的夏日风光。塔尔寺却西画派的点彩画法是用细小的毛笔尖,层层点染出几乎看不见的小点,逐渐堆积成色块、色面,形成丰富的色彩层次和厚重的色彩空间感。壁画和唐卡一样,都是用点染法来表现色彩的丰富质感,这也是绘制的一大特点。

梳染:梳染是用笔尖染色的另一种方法,如同梳羊毛一样用笔尖反复染色,称之为“梳染”。梳染主要表现食肉兽、食草兽,以及头发、光线、水纹、火焰、天空等形态,大多数壁画的肌肤是用梳染来表现的。经梳染的肌肤颜色柔和、细腻。梳染时始终要用口水蘸取颜料进行染色,也可蘸取稀稠相间的颜料进行染色。“火焰染色犹如吉祥草的草尖”,意思是说,如同从远处观望吉祥草原,线纹现而不显,从根至尖如同彩虹渐次消失,分不清染色与没染色的界限,主要用来表现树叶、花卉以及燃烧的火焰和闪光的背幔等。

闪光染色:也叫燃光染色,指的是用细细的染色笔蘸上口水在画面上绘染细纹的染色手法。绘染时最好自始至终用染色笔蘸口水绘染细纹,也可在颜料稀稠间蘸取颜料,快速地绘染细纹。其特点是“染色效果就像远处的吉祥草山那样,色纹从基部渐渐向上隐去”,给人一种彩虹隐向天空那样不留痕迹的感觉,主要用于靛蓝、石绿颜色绘制的莲花等各种植物,还有火焰、背幔等光芒四射的饰物。总之,非常适合植物、火焰、光芒等的染色。

流体染色:其染色方法与点染基本相同。要像筛撒白芥子一样,但又不显痕迹,如同正在消失的彩虹,故有“流体染色如同曙光”之说。流体染色自始至终要用缁色颜料,这种染色法比其他染色法用途更广,身体肌肤、鲜花、锦袋、水纹、石岩、云团、火焰、黑影、内外分明的虹幕等,都是用流体染色法表现的。举世公认的《青鸟三鸣图》等珍贵的唐卡画都使用了这种染色法。用质优的缁色颜料染色壁画,无论经历多长时间,都会完美如初。

渲染:渲染是彩虹的染色方法。首先在彩虹内外两侧,用黄丹和石黄各上一层等宽的颜色,然后在颜色尚未干燥之前,用黄丹和石黄调配的红黄色在黄丹和石黄之间上色。上色时用笔反复上色几次,使之层次分明,现出自然之美。因此,渲染有光色柔润、绘画方便迅速的特点。

水彩染色:用两支干净的画笔,一支笔蘸上颜料,另一支笔蘸上水,彩笔染色后,立即用水笔涂抹,使画面色彩浓淡相宜。染色时先在素描图案上重彩染色,然后用淡彩涂抹四五遍,最后用彩线勾勒即可。这种染色法底色颜料较重,上层颜料较淡,所以色泽会在画面上清晰地显现出来,比较适合绘制纸质卷轴画,用此法绘制壁画和唐卡时要防止弄脏画面。

底纹染色:底纹染色法主要用于草山和石山的底色,以及山头、山腰、树木等的底纹。颜料以称之为“孔雀粪”的绿色颜料最佳,如果没有这种颜料,可用黄色野郁金香汁液、茜草汁液和蓝靛调制成的颜料进行底纹染色。底纹的画法与染色略有不同,要在实践中逐渐掌握这种技法。

选择染色笔时,要选笔尖毛束紧而不散、细而不弯的画笔,颜料应该选择质量上乘的颜料。颜料配置好后,要用棉试一试颜料的浓淡程度,然后用笔尖蘸取颜料进行染色。丹青妙手们对染色有“染色三十遍”的说法,但也没有绝对的遍数,有人染色超过了30 遍,甚至100 余遍,但也有染色几遍就可以的画家。

(8)壁画勾线。经过染色后的壁画,要用尖细而有弹性的笔进行勾线,勾线分肌肉勾线和其他部分勾线两种。肌肉勾线是用来表现人体肌肉和骨骼形态的技法,要用深肉色颜料作为勾线颜料,勾肉色线的要求是:“勾描如同绷银丝,又具流畅柔软性,粗细如一不打结,犹如马尾一般匀。”意思是说,勾描的线条不能粗细不匀,要柔和流畅,像绣线那样柔软,又要像绷紧的银丝那样有力度。其他勾线是指除肌肉勾线以外的各种勾线技法,主要有勾描山峦、园林、庙宇、房舍、长廊等一切静物形态。还有金线勾描(如勾勒佛像光环)与彩线勾描(即红线勾描和蓝线勾描,红线勾描常用金、石黄、黄丹、朱砂等做底色,蓝线勾描常用乳白色和石青做底色)。勾勒这些彩线的要求是:“勾描线条紧又匀,线条两头稍细尖,如同仙女双额眉,又像指甲痕一般”。就是说勾线要两头细,中间粗,状如仙女的弯眉或指甲痕,线条均匀而紧。勾线时要一气呵成,笔锋流畅,不能重复用笔,否则会出现前后线条不均匀,颜色浓淡不一致。勾描短线条而又横穿其他长线条时,注意要互不影响,勾线的起止要安排得自然美观,恰到好处。

(9)描金。描金是用画笔蘸上金汁绘制画像,通常在铺金、染色、勾线之后方可描金。描金时要在赤金汁液中加入少许胶水,然后搅拌均匀,用笔尖从颜料碗的边缘蘸取金汁描金。

描金分三种类型:

①人体标记描金。虽然不对整个身躯进行描金,但忿怒佛像的头发、眉毛、胡须等一般可用描金手法,卷毛等金线勾描的身体形象,也可用描金手法。

②服饰法器描金。使用描金最广泛的是服饰、法器。佛像、菩萨像和众多静猛神像,均有各自的服饰、法器,这些都用描金手法表现。描金又分固定描金和随意描金两种,固定描金主要是给法器描金,其他如服饰、花朵、孔雀、大鹏、龙、光环、璎珞、半垂璎珞、旗幡伞幢等多采用随意描金手法进行描金。

③山峦精舍描金。指的是宫殿画廊和草木花卉等进行描金,这种描金手法可以活灵活现地表现物体形态。

描金是壁画绘制中必不可少而又用途广泛的一道工序,当金幔宝帐、衣服饰品、头发眼珠、法器用具、人体形态、山峦宫殿等进行描金后,会使画面更加华丽、细腻、庄严,可以说这种技法是唐卡和壁画艺术的精华。

(10)铺金提光。铺金的部位主要在佛像中的肌肤、服饰等处。铺金时先在铺金部位涂一层金色的底料,晾干后,再用金汁涂铺。涂铺的金汁中需略加一些胡麻汁液,但胡麻汁液不能掺多,如果掺多了,金汁就会从笔尖上往下滴。金汁和胡麻汁液搅匀后依次涂抹,就会产生闪闪发光的效果,只有采取这种技艺,所铺的金才能提光发亮。

(11)磨色。在铺好金的画面上刻绘图案称作磨色。磨色时要用猫睛石制成的石笔进行磨色,必须是真正的猫睛石颗粒贴在笔尖上使用,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也可用珊瑚制成的珊瑚笔磨色,若找不到这些上品石笔,也可用缝衣针后部进行磨色。由于画师多用真正的猫睛石笔进行磨色,所以通常称作猫睛石磨色。猫睛石石笔尖越细越好,铺金薄而勾描的金线厚时,磨色效果才能显现出来。在描刻花纹图案时,若用笔过重,会出现金底剥落的现象,因此,磨色时一定要注意用笔的轻重。

(12)开眼。以上工序完成之后,最后一道工序是给佛像画眼珠,俗称开眼。按传统习俗,开眼要选择良辰吉日,等待画师的身体清爽时,才可开眼。这里说的开眼,包括画口、唇、手足指甲等。静猛佛像的眼睛有四种形态,但用的颜料都是一样的。开眼时,画面中的天女、佛陀、菩萨、凡夫俗子的眼睛各不相同,而且他们走、行、坐、睡时的眼神也不一样,眼珠为淡雾色,然后画出瞳仁。给眼帘上色时用三种方法:佛陀和菩萨的眼帘要上蓝色;忿怒佛像的眼帘要上朱红色或黄丹色;妙音仙女等美女的眼帘要上金黄色。在具体绘画时,有给眼帘上胡麻花色或蓝靛等其他颜色的,也有根据施主的经济情况,把所有静猛佛像的眼珠、眼帘用金汁上色的画法。最后,睫毛用黑色勾画,下眼帘上淡黄色,上眼窝上黄丹色,两个眼角上黄丹色(忿怒佛像的眼角涂两次),再用笔尖蘸取朱砂勾描。佛陀、菩萨的眉毛要画成蛋青色,如果要求画得更好一点儿,须先上淡蓝色,再上蓝色,蓝色之上再上深蓝色,其他形象的眉毛多为黑色。给口唇上色时,先上一层淡黄色,接着从唇尖开始用朱砂依次上色即可。如果想省事,也可用朱砂给嘴唇均匀地涂上一层红色。给龇牙咧嘴的忿怒像口唇上色时,首先在唇面上一层淡红色,再给舌面上一层朱砂色,空隙部分上黑红色,牙齿涂成白色,唇缝用淡黄色勾描,上、下胡须的颜色和眉毛的颜色一样,最后铺金。忿怒象鼻神等脸上的皱纹要上淡红色和朱砂色,鼻孔上紫黑色和黑色。手足指甲要绘成铜色,在绘画时,先用白色配蓝靛的颜料上底色,然后在指甲根部上黄丹色,指甲用蓝靛细线勾描。

(13)开光。壁画绘制完成之后,都要进行开光仪式,一般都由活佛或高僧大德诵经加持、装藏、开光,从普通绘画成为宗教神品,才可以供奉。许多壁画、唐卡的背面有红笔书写的装藏文字,这说明这些唐卡绘制完工后,已经被寺院或私人请活佛等装藏开光供奉过。还有一部分虽未写装藏文字,但其背面印有一个完整的手印,有些只有签章,这些手印和印章也是一种开光的形式,有些得道高僧用自己的手印或印章为之开光亦有同等功效。人们相信,通过装藏、开光的壁画和唐卡佛像与真佛无二,将其供奉和修持,同样能得到佛的加持。

二、墙面壁画绘制工序

1. 壁画绘制前的仪轨

壁画画师作为宗教神圣信仰物的制作者,其绘制过程如同宗教仪式一样,是有要求和戒律的,彰显了画师身份的特殊性。这些宗教仪轨包括念诵经文、煨桑点灯、奉献供品及给穷人发放布施等。上师要为制作壁画的场所、材料、工具等进行祈祷,还要为绘制画师祈祷,在上师通过观修祈请神灵,得到加持(通常是智慧之神文殊菩萨)进入画师的躯体之后,才能进行壁画的制作。

2. 壁画绘制工序

(1)墙面处理。墙面不平整,要用腻子抹平,待干后打砂纸,使墙面平整光洁,然后涂大白粉。大白粉加木胶和适量水,调制成稀稠适中的糊状体,涂于墙面,一般要涂两遍。经过处理,墙面洁白、平整,便于作画。

(2)打线。按照墙面的大小需用线条来安排图案,所以打线是绘画的第一个步骤。在计划绘制佛像的墙面正中打一条竖线,从右上角至左下角,从左上角至右下角打两条对角线,其中心点落在竖中线的正中,再以其中心点画一横线,形成规整的十字和米字线条,这些线条能准确地标记出佛像的位置,把握佛像各部位的结构。有时候,头部需单独画十字线和米字线,以保证五官位置的端正。

(3)勾草图。有了纵横交错的线条,就能很好地把握佛像的位置。用炭条勾画佛的轮廓线,从头部至躯干,再到四肢,按顺序勾画。主佛像勾画完成之后,再绘制周围佛像和背景图案。用炭条勾画易于擦除,一旦画错了,就可以立即纠正。一般用炭条勾画大的轮廓,

待基本线条确定无误后,再用铅笔细细描画一遍,这样线条就固定下来了。勾画草图须严格按《造像度量经》的要求去完成。

(4)勾线。勾线是用毛笔在铅笔底线上勾勒,是壁画的基础和骨干,也是壁画中塑造形象的重要环节。通过线条的长短粗细、刚柔强弱、轻重疾徐、转折顿挫,表现出物体的轮廓、体积、虚实、明暗、动势、节奏,达到“形神兼备”“气韵生动”的造型要求。中国画把人物画衣纹描法归结为十八种,称作“十八描”,在藏传佛教壁画中,艺人们总结出自己的一套勾描法,在佛像的脸部、手部,用粗细均匀的中性线条,类似于“游丝描”,这类线用中锋,行笔慢,压力均匀,力量含蓄,线条沉稳;勾衣纹用粗细有变化的流畅线条,类似于“柳叶描”,这类线也用中锋,行笔速度稍快,压力不一致,使线条呈多种变化,能表现出衣服的动感和材料的质感。勾线毛笔有多种,根据粗细大小不同,能勾画出不同的效果,有勾肌肤的,有勾衣纹的,有勾山水树木的,林林总总,不一而足。勾线是艺人的基本功,在大面积的墙面上勾线并非易事,没有一定的功力,是不敢面对这门艺术的,凡技艺高超者,其作品形象生动,衣服飘逸,线条流畅,质感强烈,反之则造型死板,衣纹生硬,没有灵气。

(5)调配颜料。首先要配置胶水,木胶和水加热调制,其稠稀度以在胶水中能划出痕迹为合适,但必须放置一个晚上。调制好的胶水再与颜料调配,加入颜料的多少以能用木棍搅拌拉出线为准,线长12 ~ 13 公分最为理想。调配好的颜料要放在碗中研磨,一手拿碗,一手拿石棒,石棒在碗中顺时针旋转研磨,碗要配合逆时针旋转,只有这样才能研磨到位,使色胶融合,消除颗粒,色料细腻,在旋转研磨时,碗边看到色线痕迹即可。研磨后的颜料也要放置一个晚上,第二天就会在碗中看到颜色的变化,碗中的颜色分了层次:最上面一层最细最佳,色偏淡;中间一层属中性,质量稍差于顶层;底层有杂质,较浑浊。顶层的颜料一般用于色淡的部位和受光的部位,中层和底层的颜料用于背光部位及色彩较为重的地方。作为绘画艺人,调配颜料这一工序非常重要,胶、水、色配置得当,研磨到位,画面就像玻璃镜面一样有光泽。

(6)上色。先涂底色和大面积的背景色,必须由浅到深逐步渲染,有些部位要多次渲染。上色要非常细心、认真,色不能压了线条。由于是单线平涂的画法,涂色一定要均匀,色面干净整洁,脸部和手部需要突出明暗关系的还要分层渲染。上色完毕后,最后完成沥粉画,主要突出部分衣纹的立体感。关于上金色,在没有勾线时必须涂好,作为第一步去完成。

(7)调整。绘制完成后,要观察整体效果,需要补色、补线的部位要仔细填补,这样整幅作品才算完成。

三、板面壁画绘制工序

板面壁画分彩绘壁画和水墨壁画两种。

1. 彩绘壁画绘制工序

(1)批灰打磨。将板面普遍批灰两次,打磨两次,做到平整光洁,便于作画。

(2)涂白粉。将白粉加入适量的胶水中,加热搅匀,涂于板面上,最好涂抹两次,打磨两次。

(3)勾草图。用炭条或铅笔勾草图,经反复修改后,落实线条走向,定稿。

(4)上色。上色的次序依次是背景、衣服、肌肤,色彩以平涂为主,若需要在有些部位追求明暗关系,则进行晕染。

(5)勾线。一般用墨色勾线,根据画面大小,用不同的勾线笔和不同的勾线方式进行勾线,要求线条流畅,一气呵成。

(6)喷洒矾胶水。用白矾和胶水调和成清淡的水汁,喷洒于画面上,或用清漆涂于画面,不论喷洒矾胶水还是涂清漆,都需两遍,主要是为了保护画面。

2. 水墨壁画绘制工序

水墨壁画在青海当地称作“黄靠”,也叫清水画、本色画。

(1)板面批灰。灰泥中加入与底色相同的颜料,使其与木质本色一致,再加胶和糨糊,一同调和成灰泥,全板面批灰两次,要达到两个效果:一是填平坑洼,二是保持木本色。

(2)打磨。用粗、细砂纸分别打磨,要求平整洁净,这样可以增强后期绘画和涂漆对基层的附着力。

(3)擦洗板面。将毛巾在热水中浸透,取出拧干后擦洗板面,将表面的杂质和灰尘洗净为止,使板面平滑光洁。热毛巾擦洗一次即可。

(4)勾草图。用炭条或铅笔勾画简单的草图,落实画面的经营位置。许多技艺高超的艺人不需要勾草图,可以直接落笔绘画。

(5)绘画。此类壁画是水墨画,用毛笔蘸墨按草图行笔。水墨画中有工笔画和写意画,根据艺人掌握的技能来决定。水墨画的题材很丰富,有人物(历史人物、宗教人物、神话人物)、山水、花鸟、古迹、博古、吉祥图案等。

(6)上桐油。桐油是一种优良的干性植物油,具有干燥快、比重轻、光泽度好、透明度高、附着力强、耐热、耐酸、耐碱、防腐、防锈等特点,艺人们很喜欢用桐油当保护面。一般要上两到三遍,保护效果更佳。

摘自《塔尔寺艺术三绝》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