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新闻中心>通知公告

家园|名副其实的唐卡村——吾屯

2019-01-24原文地址

名副其实的唐卡村——吾屯

文/张扬

在青海探寻古村落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尤其是在三江源地区,有时走上一天,也未必能看到一个村落。这致使很多人误认为青海没有村落,只有雪山、草地、帐篷和牛羊。

其实不然,只要你沿着黄河、长江、澜沧江的源头往下游走,就会赫然发现,原来青海的那些古村落特别善于隐藏,它们不仅真实存在,而且大量藏匿于大山深处、河流之畔,甚至那些不起眼的树林中。它们没有惊天动地的举动,没有张扬或夸张的对外表达,以至于让我们忽略了它们和中国其他地方都不一样的独具魅力的一面。

来吧,让我们现在就出发,去揭开已经入选中国传统村落名录或载入历史文化名村名镇的七十九个最美青海古村落的神秘面纱。

走过青海大部分古村落,面对隆务河东岸的吾屯上、下庄,第一次感觉无从下笔,搜肠刮肚也找不到恰当的词汇描写出这两个村落所带来的震撼。

在去往吾屯的路上,不自觉地又想到了《西游记》里的火焰山,孙悟空拿着芭蕉扇一阵猛扇,大地顿时陷入火海,连大山都被烧成了红色,或许当时有零星的火焰被扇到了同仁,把这里的山也烤成了赤红色。同仁县的丹霞虽然名声不及坎布拉和贵德,却也有独特的味道,它们散落在清澈的隆务河畔,与河谷地上金黄的油菜花、郁郁葱葱的树木,共同构成了一幅绝美的画卷。

也就是在这画卷里,隐藏着让人叹为观止的热贡艺术。

吾屯藏语称“森格雄”,意为狮子滩,而狮子是吾屯唐卡中的一个重要元素。在吾屯,家家都有唐卡画师,这一点毫不夸张。在吾屯上庄的热贡画院里,著名唐卡画师娘本带我们参观了年代久远的唐卡,还有他的创作团队——他们当中有些画师仅有十几岁。“他们七八岁就开始学习唐卡,这在吾屯很正常。”娘本说。

佛教绘画可追溯到释迦牟尼时代,五世达赖所著《释迦佛像记·水晶宝镜》一书中记载,藏王松赞干布在一次神示之后,忽然流起了鼻血,于是在文成公主带来的丝绸上面,信手涂出一幅白度母像,相传这就是第一幅唐卡。

热贡唐卡绘画笔法细致入微,画风华丽铺张,类似中国画里的工笔重彩,设色、用金等方面尤为高明。吾屯寺的唐卡闻名于世,有很多著名的唐卡画家,据说布达拉宫、大昭寺、塔尔寺等寺院需要唐卡时都会到吾屯寺定做。

吾屯寺分吾屯上寺和吾屯下寺,是两座格鲁派寺院,规模并不大,但是建筑装饰极为华美庄重,寺院的经堂从门楣、墙裙、藻井到梁、枋、柱头,到处都是卷草、旋花、云纹、水波等浮雕。法器文物、地毯织物无一不极尽绚丽之美。

吾屯上寺始建于公元1385年,寺内珍藏有释迦牟尼头发、法宗大师舍利以及各种塑像、唐卡等文物。吾屯上寺保存有历经了两百余年的唐卡,至今依旧绚烂夺目。该寺被誉为“艺术人才”的摇篮,目前住寺僧人中就有画家22人,著名老画家、国家级艺术大师夏吾才让,就是该寺僧人出身的一代名师。

吾屯下寺约建于1645年,寺内有宗喀巴大师和弥勒佛塑像、释迦佛铜制像,存有《甘珠尔》等经卷。

藏传佛教寺院在举行“祈愿大法会”的宗教仪式中要跳“金刚驱魔神舞”,藏语称“羌姆”,蒙古语称“跳布扎”,在青海叫“跳欠”。上、下吾屯寺的“跳欠”也很有特色,主要跳“六臂金刚舞”和“法王舞”。表演者头戴面具,身着华丽戏剧服装,手持如意法宝,表演护法、赞神、斩魔等内容,节奏很快,动作幅度较大,具有较多的戏剧元素。

除了唐卡,吾屯人还有一个绝活,那就是泥塑。制作方法是在黏土里掺入少许棉花纤维,捣匀后,捏制成各种人物的泥坯,经阴干,涂上底粉,再施彩绘。早在2006年,泥塑就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欣赏完吾屯唐卡艺术,才有时间仔细审视隆务河东岸的这个古村落。隆务河流域历史上有蒙古族、吐谷浑、藏族、汉族等民族多次来往迁徙,文化交流频繁,村落建筑形态也兼具汉、藏、土族各种特色。村内民居多为土木结构的藏汉特色风格,没有统一规划,随意散布,基本以三合院为主体,院落组织灵活自由。民居多以木材为主要建筑材料,围墙为夯土墙,建筑形式朴实稳重,藏汉结合特色明显。随着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砖木结构代替了原有的土木结构,但原有的土、汉、藏族文化特色还很浓厚。

吾屯村内古寨堡呈长方形,南北长165米,东西宽115米,开东、西两门,西门有敌楼,古寨堡内现有68户,整体保存良好。

摘自《青海传统古村落》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