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新闻中心>通知公告

小议出版单位的员工培训

2018-10-10中国新闻出版广电网原文地址

小议出版单位的员工培训

如何培训、如何提高员工各方面技能,特别是如何既做好培训工作又能让被培训员工满意,对于当前的出版单位来说确实是一个不小的课题。加之我们身处新时代,新问题、新困惑越来越多,新技能、新知识层出不穷,每一位从业人员都能深刻的感受到自身知识体系和专业技能的不足,因此很多出版单位都非常重视员工的培训工作,有的甚至为此花费不菲。但另一方面我们也有很多困惑,有时候觉得培训花了钱而员工却很不情愿参加,有时候培训时间和工作时间有冲突,有时候培训的内容老化、培训方式单一而被众多被培训员工质疑……因此,出版单位的培训工作不可小觑,做得好能起到花小钱办大事四两拨千斤的效果,做的不好反倒落得吃力不讨好满腹牢骚的结局。笔者结合多年的传统出版单位和新媒体技术单位的工作经验,谈谈新时期出版单位如何做员工培训工作,抛砖引玉。

1. 政治导向培训贯穿始终

作为党的理论传播阵地要旗帜鲜明讲政治,不讲政治就要迷失方向。虽然我们身处一个高速发展的社会,高度的文明让我们生活、工作、学习等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我们身处的环境也比任何一个时期更加复杂,特别是作为思想意识形态的从业人员,局势错综复杂,稍不注意可能就会出现问题。纵观国内各出版单位,越来越多的出版单位人员构成以年轻人居多,虽然出版单位政治导向问题是天天讲、时时讲,社长总编会上讲、会下讲,但总体来说年轻人还是缺少系统的政治导向培训。笔者所在的时代数媒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虽然不是出版单位,但所运营的“时光流影”是一个内容社交平台,因此对于政治导向也是一直放在公司培训的首位。公司运营编辑90%都是90后,对于政治性内容的把控基本都没有经验。针对这种情况,一方面采用制度式保障,公司内部编制了一系列的内容把关培训资料,不定期考核,大会小会从意识上强调,把政治导向的弦一直绷紧。另一方面临场式实操,通过在工作中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针对性培训。如时光流影平台是24小时的内容审核机制,安排的是员工轮流值班方式,但具体工作中难免会有一些疏漏。公司负责内容安全的小组负责人上班第一件事就是查审核工作日志,一旦发现问题,立即进行开会布置,遇到典型或者共性问题,还会专门培训。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出版单位的新人以90后为主,方式方法要创新,不能太low。如“时光流影”平台就搭建了内容预警系统,通过机器人的方式来进行初步的筛选,这样年轻人就能更好的也更乐于去驾驭这项工作。作为公司的培训部门要善于把握年轻人的喜好,善于“借势”,通过社会热点事件来进行分析引导。

最为关键的一点,出版单位的政治导向方面的培训,作为培训组织者一定要以年轻人的视角去设计,尽量做到身份转换,要把这些被培训的90后放在主导位置上,要让他们有“主人翁”意识,而不是仅仅把他们当“小学生”,认为他们这也不懂那也不懂。只有如此,才能变“被动”被培训为“主动”要培训。那种领导专家台上讲,台下员工玩手机的培训其实是没什么效果的,根本原因就是完全是为了培训而培训。

2. 专业技能培训与时俱进

当前的社会是信息爆炸的时代,稍不留神就会落伍。以前一个新体系的建立需要很长时间,但在信息高度发达的今天,每年都有不同的新的知识体系出现。2017年还是共享经济,2018年就已经迈入区块链经济了,新零售、人工智能、国家大数据等等新的知识体系让人应接不暇,特别是对出版行业来说,一时无所适从。因此从当前的社会发展趋势来说,出版单位专业技能的培训一定要能跟得上时代的步伐。

从行业角度说,由于出版单位是为各行各业服务的,因此出版单位的人员涉足面比较广,以前大家都戏称编辑为“杂家”,就是说编辑熟悉很多行业知识。但近十年来,出版行业面临新媒体技术的冲击,纷纷提出“转型升级、融合发展”,但大多停留于尝试性或者局域性,究其原因主要是出版单位的人才团队很难匹配。因此针对出版单位的人员来说,培训部门除了传统的编辑、出版、发行、校对等业务方面的培训之外,更应注重出版从业人员“科技素养”的锻造,这种“科技素养”必须是与经济社会的发展方向相一致的,是能代表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的。2014年《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指出,要努力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在内容、渠道、平台、经营、管理等方面深度融合。同年,国务院印发的《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 ”行动的指导意见》強调“互联网 ”是把互联网的创新成果与经济社会各领域深度融合。

从当前来说,出版单位人员“科技素养”能力的培养主要在对于新媒体新技术新方式的理解和掌握上。我们现在身处大数据、云计算、移动网络、共享经济等新事物不断涌现的新时代,这些新事物在我们行业人员具体的工作中无论是编辑、发行,还是开辟的其他新领域,或多或少都会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如果不懂或者不了解,就会觉得所做的工作与时代是脱节的。所以作为出版单位从业人员,对新媒体新技术有的要熟悉,有的要掌控。比如作为编辑你要熟悉公众号的运营,好的原创公众号积累下来就是一本好的书稿;作为出版社管理人员要了解平台只是一种更难卖的产品,一个平台的搭建离不开服务器、带宽、数据库、代码和内容呈现,要知道思维导图是产品规划的必备工具;作为发行要掌控电商的营销路径,要明白占领流量入口才有可能做大电商渠道的实际销售;作为出版社的社领导要知道新媒体产品一定要内容、技术、流量缺一不可……

3. 培训方式“接地气有实效”

大部分出版单位的培训都是以外请专家或者讲师培训为主,特别是出版单位很喜欢请同行业的专家,当然这是培训的一个重要且关键的方式,但除了同行业之外还可以有一些异业专家的培训,当然这个异业并不是说可以随意选择,总体上还是要与出版有一些衔接或者有一些关联性。同行业的一般来说平常的关注度比较高,也容易吸收。但跨行业的一些经验、成功的做法、管理的方式、运营机制等对于出版单位来说有着更积极的参考价值。比如2018年的数字出版博览会上,就请来了知名的媒体人、得到app创始人罗振宇,一下子让会场的热度达到了顶点。这就是异业专家能够起到的效果,大家愿意听一些新鲜的见解,希望能从各个行业得到更多的启示。

很多出版单位一说到培训就觉得必须是专家学者或有一定建树的,其实未必。“三人行必有我师”,作为一个培训非常成熟的企业,一定是内训为主,内训外训相结合。外训虽然专业,但是由于讲师要面对不同的行业,所以很难专注。内训固然有一定的局限性,但能特别专注。比如时代出版打造的“时光流影”团队,一直延续内训做法,多的时候一年下来内训能达四五十场。内训操作简单,组织简便,时间灵活,针对性更强。时光流影团队甚至一场关于网站的配色管理、关于用户的一个操作手势等这样的细节,都能培训两三个小时,由于都是本职工作,带入感强,参与度更高。

新时期的培训方式,一定要线上和线下相结合,在培训方式要“接地气”,移动网络时代,时间宝贵,要充分利用碎片化时间,借助新媒体方式。出版单位可以借助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甚至抖音等新兴的传播载体,通过整理一些系统性的培训内容,提供给单位的员工进行“碎片化”的培训。当然有条件的单位可以自建网站或者app,通过内部认证的方式进行线上的培训,同时可以借助线上收集方方面面的员工需求,或者通过大数据的方式来分析员工的观看倾向得出员工需要什么内容,然后辅以线下的大规模的集中式轮训,达到针对性的强培训效果。

新时期的培训方式,一定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培训才能取得“实效”。出差也是培训,是一种最简单有效的“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还是以时代出版的“时光流影”为例,技术人员出差机会相对较少,特别是针对业务的出差,一般都是商务或者市场人员。但时光流影则会加上一些技术人员,有些技术人员回来反馈出差一趟抵得上开会十次,有的技术人员出差回来后和产品经理的沟通效果大大增强。

行业展会是一个行业集大成的展示,是同行业最高或最好水平的展示,其实展会也是最好的培训方式。一般来说出版单位所参加的展会都是行业内的,这样对新人入职的培训有一定的帮助,但对已经工作了十年以上的人员则基本上没什么功效了。因此,跨行业参展是针对工作达到一定年限、行业正处于深度变革的是一个非常有效的能力提升的培训模式。出版要说融合发展,就势必要主动融入到其他行业中,比如教育、金融、旅游等,那就必须深度地去了解那个行业,而展会则是当前成本最优、效果最好的。

培训工作的最终目的是要达到企业不断进步的效果,无论哪种培训模式和方法,既要纵观全局,又要从实际出发,逐步实现把培训工作上升到出版单位企业战略实施、企业文化建设和企业核心竞争力打造的高度上,最终实现出版单位竞争力的不断提升。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网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