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新闻中心>通知公告

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公路隧道是怎样修建的(一)

2020-03-26摘自《西藏之路》原文地址

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公路隧道是怎样修建的(一)

文/陈启文

一路仰望,在苍穹、太阳与冷清的积雪之间,突兀地崛起一座高峰。

我感觉在通向它的路途上已经走了许久,却一直难以抵达,又一直在抵达之中。这一邈远而巨大的存在,一直顽固地占据着我的视线,无论你怎样仰望,目光也难以逾越。不用说,这又是一座在藏族人心中具有超自然力的神山——米拉山,藏语又称“甲格江宗”(神人山)。

对于我,这是一个必须用生命来体验的极限,海拔5013 米。那经年不化的积雪,其前身为远古时期的冰川,尽管冰川日渐萎缩,如今已沦为遗迹,但仍有斑斑驳驳的积雪坚守在那些危崖断壁间,目光一旦触及,蓦地生出一股凛然的寒意。我的高反临界线为海拔4000 米,这个海拔高度已超过了我能忍受的极限。当我头重脚轻地爬上米拉山垭口,飘飘然间,恍若置身于一个不可知的高处,那裹挟着霰雪与沙砾的山风像箭一样嗖嗖掠过耳畔,漫山的经幡在乱云飞渡间风起云涌,呼啦啦地翻飞、旋转。在藏族人虔诚的信仰中,经幡能度尽世间劫波,而我的根底实在太浅,只能躲在一座嶙峋的怪石边上,战战兢兢地打量着这超尘出世的世界。如果不死死地攥住一块石头,感觉一阵风就能把我刮走。除了石头,这里不见一棵树,连草也没有,这是绝对的生命禁区。但在这垭口却伫立着一座心平气和的牦牛雕像,这是米拉山上唯一的标志性建筑——雪域之舟。一条从林芝通往拉萨的路,数千年来就是牦牛走出来的。看着一头牦牛的雕像,我高度近视的目光渐渐变得清晰了。

这座神山,其实就是一道清晰的地理分界线,它将雅鲁藏布江谷地东西两侧的地貌、植被和气候分为两个截然不同的世界,既是拉萨河水系与尼洋河水系的分水岭,也是林芝与拉萨不同气候的自然分野。其西北为拉萨市的墨竹工卡县,哪怕朝着这一方向,也能感觉气候的干燥寒冷,那风化的岩石支离破碎,被山风吹得簌簌脱落,飘飘洒洒直抵我眼前,连眼皮也不敢睁开。当我转身朝着另一个方向,那已是林芝市的工布江达县境,尽管这垭口寒风凛冽,却也能微微感觉到那一方水土为海洋季风渗透的温润。当我置身于这两个世界之间,在岁月的夹缝中不免也有一种下意识的臆测:林拉高等级公路为何不能一口气贯通?兴许就是遭遇了这样一座难以逾越的巅峰。说是猜测,其实也是有历史证据的。米拉山垭口原本是一道仅能供行人和牦牛通行的隘口,无论是老318 国道林拉段,还是如今的林拉高等级公路,这都是一道难以逾越的巅峰。当年十八军“一面进军,一面修路”,米拉山口就是他们自东向西挺进拉萨的最后一道关隘,也是牺牲最惨重的地方。为了打通这一川藏线上的巅峰级隘口,其艰险程度可以借用一句抗战名言来形容——“一寸河山一寸血”。但这一隘口打通后依然是一道极为逼仄的瓶颈,尤其是米拉山东侧的一段阴坡路段,还不到两公里,却如同一条通向阴间的路,一直是川藏线上令人闻之色变的“死亡路段”,多少年来只能低水准地维持这段路的“通”,若要“从通到畅”,只有撇开原来的老路,打通一条穿越米拉山的隧道。然而长久以来,这一直是人类奢华的梦想。

在历经60 余载的翘首企盼后,米拉山隧道工程终于在2015 年4 月开工了。

这是迄今以来世界上海拔最高的特长公路隧道。此前,世界上海拔最高的特长公路隧道是国道317 线——川藏南线的雀儿山隧道,海拔超过4300 米。米拉山隧道有多高?其进口海拔4752 米,出口海拔4774 米。这个海拔高度大大超过了雀儿山隧道,堪称是世界筑路史上的巅峰之作。它起于工布江达县加兴乡松多村,终于墨竹工卡县日多乡念村,分左右两个洞口,双向共四个洞口,左洞总长度约5.73 公里,右洞总长度5.72 公里,加上延伸辅助工程,路线全长18.18 公里。整个工程分两个合同段,分别由中铁十二局和中铁二局承建。这是中国铁建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铁”或“中国铁建”,前身是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部队)旗下的两支铁军,中铁的前身就是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中铁二局的前身为西南铁路工程局,就是他们建成了新中国第一条铁路——成渝铁路,曾被贺龙元帅授予“开路先锋”的大旗。叶剑英元帅在为铁道兵题词时诠释了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吃苦的“铁道兵精神”:“逢山凿路,遇水架桥,铁道兵前无险阻;风餐露宿,沐雨栉风,铁道兵前无困难。”1982年,中共中央、中央军委决定撤销铁道兵建制,铁道兵从此走完了峥嵘岁月中的历史使命,在并入铁道部后转制为国企,但其铁血军魂、钢铁意志依然在他们的精神血脉中传承。

一条世界上海拔最高的特长公路隧道,对于人类是世界级难题、世界级挑战,看看人们对米拉山隧道的形容吧:拦路虎、硬骨头、瓶颈、咽喉……一切的真实就是如此,再怎么形容都不为过。林拉高等级公路全线能否如期贯通,就取决于米拉山隧道能否如期打通,这是一场艰苦卓绝的攻坚战,也是大决战。为了加快工程进度,米拉山隧道采用两端开挖,另在隧道上方开辟了一口斜井,这等于又开辟了左右、双向四个洞口施工,加上原来的四个洞口,一共八个洞口施工,也就是八个作业面,一千多名施工人员每日三班倒,二十四小时不停工。但从目前的进度看,米拉山隧道还真不是一个扮演“开路先锋”的工程,而是一个一拖再拖、严重滞后的“老大难”工程。该隧道原计划用半年时间打通,我来这儿时,已开凿了整整两年,却仍未贯通。一听从洞中传来的沉闷声响,就知道还在加紧施工。这隧道何时才能打通还是一个大问号。实话说,我就是带着满脑子的疑问而来的。

摘自《西藏之路》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