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新闻中心>通知公告

丝绸之路青海道的盛衰

2021-09-13摘自《丝绸之路青海道史》原文地址

丝绸之路青海道的盛衰

文/崔永红

一、初步发展期——“羌中道”时期

陈良伟先生认为:“作为丝绸之路的交通通道,该道(青海道中的柴达木分道——作者注)形成时间较早,大约可以追溯至公元前10世纪前后。两汉时期,由于羌汉关系时而紧张时而和睦,该道时塞时通。东晋南北朝时期,随着丝绸之路河西走廊丝道被人为关闭,该道进入繁荣时期。隋唐时期,特别是盛唐晚期以后,吐蕃长期占据此地,该道在中原与边疆少数民族以及在中原与西方的相互交往的过程中继续发挥着相当重要的作用。”

 “羌中道”在中国古代正史中的出现标志着丝绸之路青海道已为外界所知晓和认可。羌中道指的是与横贯东西的丝绸之路的东端和西端相连,途经河湟地区、青海湖、柴达木盆地的通道。“羌中道”,顾名思义,它位于古羌人聚居区,它的开辟和使用与古代羌人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从史书记载我们知道,秦汉时期,生活在今甘青地区的是许多大大小小、互不统属的羌人部落。其实甘青地区的羌人从春秋后期就日渐强盛起来,从战国末期开始,日益强大起来的秦国不断向西拓展疆土,许多弱小的羌人部落迫于秦国的压力,纷纷离开甘青地区迁往西藏、西域和西南各地。羌中道最迟在这个时候就已经正式形成了。通过羌中道陆续迁往西域地区的羌人,分散居住在西域甚至西域以西的许多地方,如:婼羌和西夜、蒲犁、依耐、无雷等羌人部落居住在今天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南部的广大地区,阿钩羌居住在今天的阿富汗、印度之间,波路羌的居住地则远在今天中亚的锡尔河流域。两汉时期,从青海湖向西直至昆仑山,主要散布着冠以各种名称的羌族部落。西汉末年至东汉初年,当金山口至冷湖一带主要居住着狼何羌部落,青海湖周围住着先零羌部落。在汉代以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西域地区的羌人不仅和青海地区的羌人保持着非常紧密的联系,而且仍有不少羌人从青海经羌中道陆续迁往西域地区。到唐代,当青海地区的羌人逐渐融入其他民族之中时,西域地区还有部分羌人在活动。今天,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区仍有很多带羌字的地名,如叶尔羌、若羌、阿特羌、阿羌等,这与羌中道的开辟和长期存在是分不开的。

尽管羌中道开通的时间比较早,但在很长时期内并不为中原地区的人们所了解。两汉时期,《史记》《汉书》等典籍将青海道称为“羌中道”,表示丝绸之路青海道已为外界所知晓和认可。汉武帝建元三年(公元前138年),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时,由于对当时西北地区的道路状况不太了解,所以只知道去西域必须途经匈奴地区,还不知道有一条羌中道存在。在张骞出使西域途经匈奴地区时,被匈奴人俘获,后来历经千辛万苦来到西域。在西域活动期间,张骞才从当地人那里了解到有一条通过羌人地区可以到达内地的道路。后来,张骞从西域回归时,吸取前往匈奴时被拘留的教训,改行南道。史书记载“骞从月氏……还。并南山,欲从羌中归,复为匈奴所得”。张骞本打算取道“羌中”返汉,即依傍南山,经于阗、且末、鄯善,向东南越阿尔金山,或向东行,再南拐,欲横穿柴达木盆地返汉。但不幸再次被匈奴拘押年余,才乘匈奴内乱之机得以逃归,实际上张骞并没有途经青海。尽管如此,羌中道的名声由张骞通西域而为人们熟知。后来,张骞在向汉武帝汇报出使情况时,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和了解,对通往西域的几条道路做了介绍,使“羌中道”即丝绸之路青海道开始为中原地区的人们所了解。在此前后,汉朝在河西走廊地区多次击败匈奴,设置郡县,修筑长城,同时大规模移民垦荒,发展农业生产,注意对东西贸易通道进行维护和管理,使河西走廊这条道路畅通无阻,逐渐成为丝绸之路东段的主要干线。羌中道虽然开通得比较早,但由于种种原因,一直没有得到充分利用,在很长时间中主要是青海地区和西域地区的羌人相互联系的一条交通线,对中西交通而言只是行人较少的辅线。然而,无论怎样,羌中道对于后来丝绸之路青海道的进一步发展和兴盛奠定了基础,是古代羌人对青海古代交通和贸易发展做出的积极贡献。

西汉时期,随着护羌校尉的设置,金城郡西扩、郡治西移,青海东部纳入中原封建王朝郡县制管辖体系之内,汉族移民的逐年增多,青海与中原的联系日益密切,“羌中道”东段即河湟地区段分支增多,使用频率提高。丝绸之路青海道上密布的古城、烽墩等遗迹见证了“羌中道”的繁荣。湟水流域汉代诸亭是为了军事防御和实行邮传而在边疆地区所设的一种机构,是中央与边地之间传送文书的驿站和驻军御敌的据点,计有西平亭(在今西宁市湟光)、东亭(在今西宁市乐家湾镇)、长宁亭(在今大通回族自治县长宁乡)、罗亭(约在今尖扎县境内)等。它们是公元前2世纪西汉王朝平定羌人之乱后,采取诸如筑令居塞(在今甘肃省永登县)、设护羌校尉等一系列军政措施中的一项,同时进行的还有向湟水流域迁移汉族农户。从此,今甘肃兰州、永登一带与今青海西宁等地之间障塞亭燧相望,交通信息联系更为密切。汉代郡级的城池还有金城郡(在民和县西沟乡南塬村古城塬)、西海郡(今海晏县三角城)、西平郡。郡下均辖若干个县,各县均筑有城池。这些郡、县城池与河西走廊张掖、武威、酒泉、敦煌诸城的联系很密切,由此与西域的联系也日益密切起来。

新莽时期开设西海郡,在青海湖环湖地区修筑城障亭燧,向环湖地区甚至柴达木盆地腹地迁移汉族农民,“羌中道”上一度行人络绎不绝。东汉、三国时期得以继续。汉魏时期,郡城与各县城之间、县城与县城之间的驿传制度逐步建立起来,在官方的重视下,道路建设、维护得到空前加强,“羌中道”的发展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东西方民间商贸仍在继续,丝绸之路青海道的利用率有所提高。

二、鼎盛期——“吐谷浑道”“唐蕃古道”时期

东晋初至唐前期活动在青海高原上的游牧王国叫吐谷浑。吐谷浑盛时的疆域,大致东起今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和四川省松潘县一带,西至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东南部,南以昆仑山为界,奄有黄河源头地区,北至祁连山脉。南北朝时,北魏统一了北方,将河西走廊和青海的河湟地区纳入了自己的版图,与南朝的各政权相对峙;在广袤的蒙古草原,兴起了强大的游牧政权柔然,与北魏相对峙;立国于甘青地区的吐谷浑政权,经过树洛干、阿豺等几代国君的努力开拓和苦心经营,逐步发展成为西部地区一个小强国。在当时强国林立、南北对峙的情况下,为了求得生存和发展,吐谷浑奉行与其他国家友好交往的外交政策,既与北魏和以后的北朝各政权建立良好的关系,又与南朝的宋、齐、梁各政权一直保持着和平友好的朝贡关系。同时,南朝各政权与西域和柔然进行政治经济交往,必须得绕开北魏的势力范围,另外寻找一条道路,而地处西部、政治上保持中立的吐谷浑就成了沟通各方联系的纽带和桥梁。吐谷浑王国顺应时代需要,充分利用所拥有的交通设施、安全保卫、居中通译等优越条件,引导、护送西域商使往来,维护并提高了其东西方国际贸易中继站的地位,同时,积极参与较大规模的国际商贸,使丝绸之路青海道一度繁盛,甚至发挥了主道的作用。“吐谷浑道”是丝绸之路上的一段重要干线,都兰香日德吐谷浑都城、青海湖西北伏俟城(也是吐谷浑都城)是东西方贸易的关键中转站。西宁、乌兰、都兰等丝绸之路沿线发现的大量丝绸、中外钱币等实物,以及沿线许多古城、烽燧、古桥梁遗迹等都可以雄辩地证明,青海道确曾是中西交通的重要通道。由于这时的丝绸之路青海道横贯吐谷浑王国,所以又被后来的人们叫作“吐谷浑道”。又由于吐谷浑部分国王曾被大夏国及北朝、南朝诸国封为“河南王”,所以此道也被称为“河南道”。例如史书记载:“芮芮常由河南道而抵益州。”这里的“芮芮”即柔然,“河南道”即青海境内经由黄河之南东通南朝的一条通道。吐谷浑亡于吐蕃后,“吐谷浑道”几乎全程在吐蕃辖境之内,便于统一管理与使用,故又继续兴盛了一个时期。

隋末唐初,青藏高原上的吐蕃王国勃兴后,与唐朝联系增多,今西藏地区与青海、中原间早已有之的交往日渐升温,长安与逻些(今拉萨)间取道青海的大道——“唐蕃古道”的使用频率不断提高。文成公主和亲后,唐蕃间开辟了驿站,“唐蕃古道”更加繁盛,双方的使节、士卒以及商人、香客、汉地高僧与藏地活佛往返奔波于此路。那时,青海境内唐蕃之间的驿道除“唐蕃古道”外,还有逻些—沙洲道、党项道等。西方的一些传教士、探险家、商人等,也有经逻些—沙洲道进入西藏的。“唐蕃古道”不仅是汉藏交往中具有举足轻重地位的大道,而且还是中原经过西藏前往尼泊尔、印度等地的国际通道。

总之,南北朝至唐朝时期,从青海向西、向西南、向北、向东、向东南,都有畅通的交通路线,联系着中国与西域、印度,中原与西藏高原、与漠北、中国北方与南方等地的频繁交往。

三、短暂沉寂后的复兴期——“青唐道”时期

唐末五代时期,由于战乱频仍,局势不稳,今青海省境内少数民族大小部落各自为政,丝绸之路青海道趋于沉寂。大约百余年之后,借助唃厮啰政权之力,才有了转机,丝绸之路青海道得以复兴。

“青唐”是唃厮啰政权都城的名称,“青唐道”是宋代丝绸之路青海道的别名。唃厮啰政权是北宋时期以河湟地区吐蕃人为主建立的地方性政权,又称青唐吐蕃政权、安多吐蕃政权。11世纪前半叶,西夏控制了河西走廊地区后,对于通过境内丝路贸易通道的商人,极尽盘剥之能事。据史书记载,西夏各地的官吏将士对过境贡使、商人十分苛刻,不仅盘查很严,还要抽取十分之一的货物作为税收,而且抽取的往往都是货物中的上等品,使贡使和商人们叫苦不迭。为了避开西夏的劫掠和盘剥,中西贡使和商人们开始改行吐谷浑时代就曾兴盛一时的青海道。唃厮啰政权的统治者抓住机遇,积极招徕过往的使团和商人,并积极为商贸交往提供各种便利条件,使丝绸之路青海道在经历了一百多年的沉寂后再次兴盛起来,并被人们称为“青唐道”。

当青唐道成为西域和中国内地政治经济文化交流主道并日渐繁荣之时,唃厮啰政权也从中获取了不少的经济利益,于是更加重视境内丝路贸易的发展。在唃厮啰政权的辖境内,官方不仅设置了许多驿站来接待过往的贡使团队和商人,而且还要求国民对过境商人友好相待,为他们提供价格合理的食宿。为了保护携带大批货物的贡使团和商队安全出入境,官方还专门派兵护送,使西域各国的贡使能够安全抵达北宋京城。对于留在其境内做生意的外国商人,官方不仅允许他们自由从事交易活动,而且在修建屋宇货栈、收取税费等方面给予支持和照顾。在青唐城内有不少定居贸易的西域商人。据史书记载,当时往来青唐城做生意的不仅有来自中原地区的商人,而且有来自于阗、回鹘、高昌甚至古波斯和西亚、阿拉伯半岛等地区的商人。许多商人在这里逗留一年或数年后才离开,有的干脆在城中修建房屋,定居经商。这些商人中,资本多达二三十万贯的并不少见。在青唐城的市场中,既有来自中原地区的各种生活用品和生产工具,也有来自西域和西亚地区的各种珍奇商品,还有产自本地的马、牛、羊等畜产品。唃厮啰政权重视中西商贸的种种举措,吸引了大批贡使和商人改行青唐道,来到青唐城开展贸易活动,从而加强了唃厮啰政权同西域、中国内地的政治经济文化交流,促进了其辖区内的商品流通和经济繁荣,极大地增强了国力。

四、冷清与衰落期

由于青海道是丝绸之路的有机组成部分,故总体而言,整个丝绸之路繁荣时期,丝绸之路青海道随之繁荣;整个丝绸之路萧条时期,丝绸之路青海道随之萧条。丝绸之路青海道除上述几个时期较为兴盛,一度取代河西走廊道成为中西陆路通道东段的主道外,其余较长时期相对冷清,大多情况下是中西交通中使用频率不太高的辅道。如“吐谷浑道”兴盛之前与之后,青海省境内的道路虽局部(主要是河湟地区)比较繁盛,与河西走廊中东部的联系也较多,但经柴达木盆地西北尕斯口与丝绸之路西段直接相衔接的道路行人很少。

“青唐道”复兴期终结后,到了南宋时期,由于朝廷无法控制西北地区,因而丝绸之路的衰落日趋明显,而南方丝绸之路与海上丝绸之路的开辟,大有逐渐取代西北丝路的趋势。蒙元时期,由于蒙古的西征和对中亚、西亚广大地区的直接统治,使东西驿路通畅,丝路又繁荣一时。许多欧洲使者、教士和商人,都沿此路东来中国。回族、撒拉族先民就是那时东来的。当时丝绸之路实际上一度成为蒙古帝国内部的交通路线,故其通行比以往各个朝代都要方便一些。不过,沿着丝绸之路行进的大多是以宗教信仰和其他文化交流为使命的人们,而不再是以商人为主体了。元代曾在柴达木盆地西北地区设过曲先答林元帅府,这一带曾属甘肃行省沙州路管辖,可见柴达木盆地与河湟地区、河西走廊间的交通联系仍很密切。在此后的历史中,随着西域诸国湮没在流沙之下,丝绸之路作为一条商道更加被历史所冷落。明朝建立后,采取闭关政策,虽然出嘉峪关经哈密去中亚的道路未断,但陆上丝路作为中西交通路线已远不如海路重要了。清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并且当时的奥斯曼帝国匪盗猖獗,加上其对西亚的掠夺,丝绸之路更趋衰落。与此同时,西方的欧洲文明不断地扩大自己在中亚的影响,中国在古代世界的主流地位被取代。并且,工业革命使交通业大大发展,丝绸古道的徒步旅行便不再像之前那样方便。

随着古老商道的整个丝绸之路逐渐淡出历史舞台,青海道也不可避免地衰落下来。当然,作为中西陆路交通有机组成部分的青海道处在衰落期,不等同于青海道作为局部区域通道也衰落不振。明、清、民国时期,自古以来留传下来的青海道作为区域通道,其使用仍然在延续,某些方面诸如驿传设施、路况改善等还有很大发展。

摘自《丝绸之路青海道史》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