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新闻中心>通知公告

走进神秘土地霍尔郡——五十村

2019-11-06摘自《青海传统古村落》原文地址

走进神秘土地霍尔郡——五十村

文/张扬

编者按:在青海探寻古村落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尤其是在三江源地区,有时走上一天,也未必能看到一个村落。这致使很多人误认为青海没有村落,只有雪山、草地、帐篷和牛羊。

其实不然,只要你沿着黄河、长江、澜沧江的源头往下游走,就会赫然发现,原来青海的那些古村落特别善于隐藏,它们不仅真实存在,而且大量藏匿于大山深处、河流之畔,甚至那些不起眼的树林中。它们没有惊天动地的举动,没有张扬或夸张的对外表达,以至于让我们忽略了它们和中国其他地方都不一样的独具魅力的一面。

来吧,让我们现在就出发,去揭开已经入选中国传统村落名录或载入历史文化名村名镇的七十九个最美青海古村落的神秘面纱。

五十村的记忆比较深刻,一个是它的地名“霍尔郡”,另一个就是土族盘绣。虽然曾经多次前往,但这一次依然心情激动,因为之前总像一个过客,和五十村擦肩而过,这一次却要真正走进她的内心,倾听她的声音。

初冬的第一场雪在夜间悄然飘下,早晨从平安出发时,公路上尚有积雪未化,两侧的树木上也是,还真有点儿银装素裹的味道。因为民大公路正在修建,从平安到互助五十镇,道路极不平坦,我们就这么颠颠簸簸地上了路。

过了湟水河,驶过白马寺,实际上就已经到了互助的地盘,左侧是红崖子沟,浑浊的河水不紧不慢地流淌着,因为到了枯水季节,河水并不多。右侧则是连绵起伏的山脉,一座座山头忽而是红色,忽而是黄色,但一律难见绿色,只有枯黄的小草稀稀落落。

20余公里的道路稍显漫长,过红崖子沟乡,再到五十镇,然后拐向佑宁寺的方向。通往佑宁寺的道路刚刚新修,一公里后,五十村就到了。

五十村位于互助县五十镇东北三公里处,东依白马克近山、白庭山,两山之间为磨合沟,西靠克欠诺日山。南北向的红崖子沟河从村西部穿过,将村庄分为东西两部分,东面主要分布在白马克近山的东侧、西侧、东南部(磨合沟沟口两侧的台地上),西面则在克欠诺日山东侧。

五十村所在地五十镇位于互助县境东南部,属脑山和浅山地区,海拔高,气候较凉,无霜期短,且多雨雪和霜冻,植被有松树、柏树、杏树、丁香树、紫丁香、牡丹、芍药、菊花、冰草、杂草等。野生动物有野鸡、野兔、山鸡、鼠等。

站在五十村,一眼就能看到两座山,那就是白马克近山和西部克欠诺日山,两山遥相呼应,形似二龙戏珠,将村庄环绕其中,似在游玩嬉戏间保卫村庄的安全、祥和与太平。

五十村地下水丰富,五十村东部有两眼泉水,白毛北部有泉水一眼,白毛东北部有一百零八处泉水,水质清澈并含有丰富的矿物质,成为当地人最好的天然饮品。

五十村散布着20余个传统民居,这些民居都用黄土夯筑墙体,打造成院落式布局,院墙也用黄土夯筑而成,墙基厚0.85厘米。房屋多为坐北朝南,土木结构抬梁式建筑。

霍尔郡应该是五十村的中心,从这个地名也不难看出,这里是土族的重要发源地之一。霍尔郡寺就位于五十村四社东部的霍尔郡团台上。东至贴口台台,西至庙后头,南至转经路,北至李生铎宅院南。寺院为院落式布局,由释迦佛殿、北房、东厢房、山门组成。院落平面呈正方形,边长29米。释迦佛殿为木质二层楼阁,七架梁,面阔六间,进深三间,正脊有宝瓶吻兽,雀替雕花卉,整体彩绘,一层现为仓库。据当地人介绍,霍尔郡庙始建于明代。

土族人信奉藏传佛教,五十村还有一个五十寺,始建于明代。该寺坐西朝东,为院落式布局,由山门、宗喀巴殿、北厢房、南厢房组成。其中,宗喀巴殿面阔三间,进深三间,正脊宝瓶吻兽,青瓦铺顶,山墙为白泥抹墙,整体彩绘。

娘娘庙则位于白毛东部的庙台上,始建于明代,坐北朝南,由围墙、山门、娘娘殿组成。

除了庙宇,五十村还有两处古城堡:一是上官堡,二是下官堡。上官堡位于霍尔郡东南部,城堡平面呈正方形,边长22米。北部和西部留有残墙,东北角有敌台。根据夯层分析,城堡属明代建筑。下官堡位于霍尔郡东南,同属明代建筑。

土族原是叱咤风云于马背上的游牧民族,先民曾建立过长达300年之久的吐谷浑王国,公元7世纪中叶,吐谷浑亡国后留居于河湟一带,与蒙古、汉、藏族等民族融合而形成了一 个新的民族——土族。1000多年来,土族与其他民族在与自然和社会的严酷斗争中共同开发了这片神奇的土地。

土族的服饰很独特,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土族妇女身着七彩花袖衫。关于这种衣服还有一个关于“七彩鸟”的爱情故事,花袖衫因此而具有了浪漫、诗情画意的美感。

花袖衫中的红色象征太阳和幸福,黄色象征大地与丰收,绿色象征庄稼与希望,白色象征牛羊与吉祥。尽管各地土族对色彩的象征说法不完全一致,但都表达了一个愿望,那就是对世间自然万物的热爱和对生息大地的呵护。

互助地区最古老的帽饰是“托欢”“扭达”,种类繁多,鲜艳别致,象征富贵、吉祥,1949年后逐渐被现代轻巧的花毡帽所替代。另外,具有民族特色的“恰绕”(鞋的总称)造型灵巧、线条流畅、协调自然、典雅美观,“普斯尔”(腰带的总称)则集中了土族刺绣艺术的精华,展现出土族妇女精湛的刺绣技艺。她们将自己的智慧用灵巧的双手体现出来,将美丽的彩虹、鲜艳的花朵都缝在腰带上,把自己装扮得花枝招展而不落俗套。在互助土族服饰中,古代游牧经济生活的气息和萨满教的影响以及先民吐谷浑时代的遗风都有所保留。土族妇女的花袖衫土语称为“秀苏”,是最醒目、最美丽、最有代表性的服饰。

就是在五十村的霍尔郡,土族刺绣这一非遗文化正在这里大放异彩。

摘自《青海传统古村落》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