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新闻中心>通知公告

神山下的十二部落——和日村

2019-04-17原文地址

神山下的十二部落——和日村

文/张扬

在青海探寻古村落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尤其是在三江源地区,有时走上一天,也未必能看到一个村落。这致使很多人误认为青海没有村落,只有雪山、草地、帐篷和牛羊。

其实不然,只要你沿着黄河、长江、澜沧江的源头往下游走,就会赫然发现,原来青海的那些古村落特别善于隐藏,它们不仅真实存在,而且大量藏匿于大山深处、河流之畔,甚至那些不起眼的树林中。它们没有惊天动地的举动,没有张扬或夸张的对外表达,以至于让我们忽略了它们和中国其他地方都不一样的独具魅力的一面。

来吧,让我们现在就出发,去揭开已经入选中国传统村落名录或载入历史文化名村名镇的七十九个最美青海古村落的神秘面纱。

“琼日山山顶终年积雪,银光闪耀,山腰以上是绿茵茵的草场,山腰以下是莽莽森林,从远处望去,就像一位头戴尖顶毡帽,胸佩翡翠宝石,腰系黑绒围裙的婷婷少女。其实,这样的山在嘉绒藏区多得不计其数,人们却固执地认为琼日山最美,这是因为他们的守护神夏琼就住在这座山上……”

这篇小说里的琼日山就是同仁县扎毛乡和日村的神山,它和另一座神山云泽,一起护佑着和日村里的十二个部落。

和日村就像活在虚幻的故事中——它的子民竟然和遥远的孟加拉国有关。据传萨霍尔大将霍尔三木旦智合巴后悔自己造下的罪孽,放弃了军政大权,离开萨霍尔王国(今孟加拉国地区)前往西藏定居,公元前645年,他的子孙偕同家眷又迁往热贡地区,并最终定居和日沟繁衍生息。自此,逐渐形成和日村和十二个部落:宦果日仓、巴奶仓、果洛部落、官秀部落、霍尔西合部落、叶俄胡部落、卓仓、俄敦部落、热仓部落、瑞加部落、兰党部落、噶日哇部落。

和日村的平均海拔只有3200米,这在青藏高原已经属于低海拔地区了。因而,和日村除了牛羊成群,还种有青稞等庄稼。和日村坐落于两山峡谷之间,房屋逐山而建,村里的耕地自然也就成为梯田。和日村左右两山灌木成林,沟底溪水长流,共同勾勒出一幅优美的画作。村内有一座传统庙宇,庙宇内部主要以唐卡绘画作为装饰,是唐卡绘画中的精品之作。村里以土木结构为主的传统民居体现出藏家民族特色。

如果有一个足够大的放大镜放置在和日村上空,我们很快就能看到不远处的扎毛河,它在和日村附近和麦秀河汇合,然后浩浩荡荡奔向隆务河,滋养着举世闻名的热贡文化。再顺着麦秀河往上游看,还能看到位于泽库的麦秀原始森林,那里是一个原始森林自然风景区,群峰叠翠,林海苍茫,流水清澈,鸟语花香,春天繁花似锦,夏天浓荫蔽日,秋天枝头挂金,冬天玉树银花,真是一处幽静的旅游胜地。

同仁县各村落都承载着热贡文化的传播使命,哪怕像和日村这样看似偏远的村落,村民们也在不自觉中肩负起责任来。

热贡古称“榆古”,意为梦想成真的金色谷地。距今5000多年前,这里已有灿烂的马家窑文化。此后的2000多年间,西羌诸部从这里兴起,威震中原、向西挺进的辽东鲜卑族在这里上演了吐谷浑王朝的辉煌历史;公元7世纪起,吐蕃人开始成为这片土地的新主人;公元10世纪中叶,被朗达玛湮灭的佛陀香火也是从这里重新燃起的。正是历史的频繁更替,造就了热贡文化的瑰丽多彩和繁杂辉煌。

在和日村,我们不仅听到了美丽的传说故事,看到了壮丽的自然风光,也见识到了唐卡中的精品。那么,接下来要干什么呢?当然是要寻找特色美食了。

还真巧,在一户牧民家中,有幸看到了热贡烧馍。热贡烧馍是以传统古老的技艺、天然无污染的面粉、纯手工制作而成的“大烧饼”,它具有“纯、香、甜、脆”四大特点,富有营养,做法独特,造型各异,外层正面酥而香,底层脆而甜,中层软而筋度适中,酥脆异常。热贡烧馍制作技艺距今已有1800多年的历史。

相信听到这里已经有不少人流口水了,热贡烧馍兼有咸、甜两味,甜的香甜可口,久食不厌;咸的增强食欲,令人欲罢不能。热贡烧馍还具有常温下久藏不变色、不变味、易携带等特点,为当地群众接待客人、旅游携带和馈赠亲友之佳选。

由于热贡烧馍很受当地人的欢迎,现如今有的地方开始了专业化生产。不过,你在和日村见到的热贡烧馍,绝对是纯手工、原汁原味的农家美味。

历经1800年,没谁比我更专业!制作热贡烧馍,首先选用一堆硬土块,并用火烧加热,然后用木棒等工具碾压、敲碎已烧热的硬土块。与此同时开始和面,面粉加酵母、碱面、适量水及盐,有时也掺拌鸡蛋和牛奶,使得馍馍更加香脆,然后搅拌,揉搓均匀后做成偏软的面团。按照面团的大小,把部分烧热的细碎土块拍平做底,并把面团放在上面,再将剩余烧热的细碎土块均匀地完全覆盖在面团上,使得面团受热烤熟,过半个小时左右再取出。

除了烧馍,还有锟锅烧馍可以享用。锟锅烧馍也是埋在以麦草或牛粪为燃料的炭灰中烧熟的,不过制作馍馍的面粉是放在锅里的。如果不是一个热贡烧馍的高手,就很难掌握火候,也达不到“炉火纯青”的地步。所谓“三分案子七分火”“火中求财”都是制馍师傅多年的经验。

摘自《青海传统古村落》 

热门排行